返回 第187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  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7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从魏国公府出来,看着明媚的阳光,陈景恪的心情也恢复了正常。



没有背叛,学到了经验,获得了很多人的重视……



不论怎么说,最后自己都是赢家,实在没有必要矫情。



至于剃发的事情,他已经不关注了,也没必要关注。



事情已成定局,剩下的交给时间就行了。



之后他就返回家中,开始为过年做准备。



就在这忙碌之中,发生了几件大事。



第一件就是齐王朱榑死了。



去年朱元璋将秦王次妃邓氏的人皮,给朱榑送去,希望能震慑一下这个凶暴的儿子。



效果确实很好,好的有些过了头。



这位曾经将鸟窝摘下来,或雏鸟捏成肉泥,或用火烧成灰,并以此为乐的齐王。



变得特别珍惜生命,连只蚂蚁都舍不得踩死。



之后又笃信佛教,每天吃斋念佛。



但依然感觉有冤魂环伺周遭,以至于不敢独处,夜不能寐。



五日前他在噩梦中惊醒,高呼有恶鬼索命,意图拿烛火烧死恶鬼。



最终引燃了卧室,被活活烧死。



这个消息着实有些让人震惊,群臣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比较好。



朱元璋则是又怒又悲。怒其不争,悲其早亡。



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,在群臣申请给朱榑加谥号的时候,他直接给出了一个‘丑’字。



怙威肆行曰丑,这是标准的恶谥。



并且还将朱榑的恶行,全都写在了悼词里,并且给出了禽兽不如的评价。



这一下反而轮到群臣坐不住了,纷纷劝谏,给死者留点体面吧。



马皇后和朱标也被惊动,纷纷劝说。



陈景恪虽然觉得以朱榑的行为,给个丑字恰如其分。



但经过之前的那一番安排,让他明白政治不能由着性子来。



所以也劝说朱元璋换个谥号。



在众人的劝说下,冷静下来的朱元璋将谥号换成了愍字。



虽然也是一个比较差的谥号,但至少不是恶谥。



因其无子,故国除。



齐王一脉至此落幕。



朱榑的事情就这样过去,但带给诸藩王的警示,比朱樉那一次还要大。



毕竟朱樉只是被罢为庶人,被圈禁之后虽然失去自由,但活的其实也不算差。



朱榑不一样,不光丢了命,死后也没落了好。



足见朱元璋对不法行径的厌恶。



一时间诸藩王心中可谓是警钟长鸣,都消停了许多。



皇十三子豫王朱桂,就和换了个人一样,说话都不敢太大声。



另外一件事情就是,黄河改道正式完成,李祺携白英等筑河功臣还京。



朱元璋大喜,众人皆有封赏。



主要是白英,被授予水部郎中一职,正式掌管水部,掌有关水道之政令。



凡舟船、漕运、灌溉、水渠、河道、湖泊等,皆归其管辖。



说白了,只要与水有关的事情,他都能插一手。



端的是位高权重,还是个肥差。



这个位置平日里不少人盯着,每次更换私下都要经历一次较量。



但这次认命白英,没有任何人反对。



没办法,主持黄河改道的功绩实在太大了。



谁要是敢阻挠,传出去绝对会被无数人咒骂。



陈景恪的功劳也被提起,毕竟上次朱标当众承认,是他一手策划了黄河改道之事。



不过对于封赏,朱元璋只是一句:



此事我自有考量,就暂不封赏了。



但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什么意思,陈景恪和福清公主的婚事,现在可谓是人尽皆知。



肯定是留到赐婚的时候,一并封赏了。



但要说最大最受关注的一件事情,无疑是重新核定功勋之事。



经过几个月的复核,勋贵和文官之间私下几经争斗,终于在年底拿出了双方都满意的结果。



这一波就有数万人被晋封,或是授爵或是授勋,其中授勋占大多数。



同是爵位,相互之间也有区别,大部分人都没加开国二字,也就是要降等袭爵。



只有极少数才加了开国,世袭罔替与国同休。



至于勋,第一等的柱国总共就三个,分别是徐达、李善长和已故的常遇春。



第二等的护军只有十六位,包括冯胜、傅有德、李文忠、邓愈等。



第三等的都尉就比较多了,蓝玉、曹震、张翼等,全都是这一级别。



蓝玉只得了一个都尉,不是谁有意打压他,而是他从未独立领过兵。



第一等的柱国就不说了。



第二等的护军,原则上只有当过方面军主帅,才有资格获得。



蓝玉作为先锋大将,往往是作为副将出征,所以只能被授予都尉。



但对于他来说,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刺激。



得知自己竟然只得了一个都尉,他已经开始摩拳擦掌,准备下次独立领兵作战。



柱国不敢想,但必须要弄个护军回来。



和他同样想法的将领,不知道有多少。



可以说,一个军功爵制,瞬间就把大明的军心士气给拉满了。



后面几个勋位,获得的人就更多了。



尤其是下三勋,获得的人数是最多的。



很多获得勋位的人,早在十几年前的立国战争中就战死了。



他们的家人早就忘记,自家也是开国功勋之家,也从未因此享受过国家优待。



很多人家甚至过得都很苦……突然就多了个勋位。



虽然只是下三勋,却也分到了相应的土地,获得了免徭役的资格。



关键是社会地位,得到了质的提升。



从此整个家族的命运都得到了改变。



类似的事情在很多地方发生着。



这些命运突然改变的人家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都将是大明最坚定的拥护者。



继续说回授爵,有些将领建国后新立下不少大功,爵位得到了提升。



比如傅有德,从颍川侯晋封为颖国公。



只是他的颍川侯爵位是加了开国的,颖国公则没有开国二字。



也就是说,等他死了,他的儿子只能继承颍川侯爵位。



不过好在,可以以颍川侯爵位,世袭罔替。



如果他想给自己的颖国公加上开国二字,就需要立下更多的功劳才行。



按照现在默认的规则,至少也是相当于灭国之功才行。



傅有德表面平静,但从此多了一个习惯,翻看地图。



还多了一个爱好,了解外国的地形地貌和风土人情。



和他一样,很多本来想躺平的勋贵,都被刺激到了。



想给自己的爵位前加上开国字样。



磨刀霍霍,看谁都像是待宰的羔羊。



以至于新年大朝会上,前来朝拜的诸藩属国皆后背发凉,战战兢兢。



尤其是高丽使臣,更是感觉如芒在背。



第187章 无不怀念我大元啊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