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四百三十五章新的时代   家族崛起:从当爷爷开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四百三十五章新的时代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六月十八。



杨正山收到了从京都送来的邸报,其上有朝堂给承平帝定下的庙号和谥号。



陈兆武,荣崇宗,敬天体道仁明诚敬崇文肃武至德广孝毅皇帝。



崇宗的字面有着崇高和兴盛之意,显然朝堂也认为承平帝有中兴之功。



随后便是太子登基,臣子劝进,三劝三辞,以彰显孝道和仁厚,太子陈见治于九月二十六登基,次年改元延平,即延续太平之意。



朝堂上的熙熙攘攘对杨正山的影响并不大,而对重山镇的影响也不大。



重山镇依然在按照着杨正山的计划发展着。



而杨家也在平顺之中度过了承平三十五年。



承平三十五年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拐点。



承平帝驾崩,延平帝登基,朝堂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



杨正山入主重山镇总兵府,执掌重山镇军政,重山镇也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。



杨正山封侯,杨家成为大荣的新贵,杨家崛起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

而于杨正山个人而言,这一年也是非常特别的一年。



他先是封侯,后又突破至先天之境,身份、地位和修为都更上一层,可谓是收获满满。



除此之外,杨家众人也是收获满满。



郁青衣借助三黄李凝练出先天真气,进入半步先天之境。



林展金榜题名,完成父亲的遗愿,步入仕途。



杨明志升任重山镇北路复州卫参将,独当一面。



杨承业进入军中历练,同时他的婚事也定下来了,婚期就定在延平元年五月初五,即将成家立业。



而杨家其余人或修为精进,或官职提升,或生儿育女,让整个杨家展现出一股欣欣向荣的力量。



……



时间进入寒冬,又是年关将近。



总兵府衙门,杨正山刚从城外的兵营中回来,还没有走进大堂,就看到周仁迎了上来。



“下官拜见侯爷!”



“天这么冷,你站在外面做什么,先去屋里暖和下!”



杨正山朝着他招招手,直接走进大堂左侧的书房中。



书房内的火炉一直烧着,一进来就能感受到铺面而来的暖意。



周仁屁颠屁颠的跟着他走进书房。



杨正山脱下身上的大氅,周仁连忙上前帮他放在衣架上。



“有事?”



“侯爷,这是今年都司衙门收缴的屯粮!”周仁拿出一本厚厚的册子,放在杨正山面前。



杨正山靠在火炉边,打开册子看了起来。



屯粮也就是卫所屯田的收成,代表着明年总兵府有多少粮草可以调用。



册子中详细记载着每个卫所交上来的粮草。



重山镇今年也算是一个丰收年,收上来的粮食比往年要多一些,之所以会多,是因为复州城垦荒初见成效。



当然这些成效不是今年垦荒的成效,而是过去六年的成效,也就是计非语执掌重山镇时留下来的成果。



不过这其中肯定也有杨明志的功劳。



杨正山大体看了一遍,心里算了算,尔后点点头,“粮食都入库了吗?”



“已经入库,都司衙门占六成,总兵府占剩余的四成!”周仁说道。



杨正山想了想,说道:“总兵府储备的粮草怕是不足!”



“侯爷的意思是?”周仁小心翼翼的问道。



他怕杨正山要把都司衙门的粮草调走,这会让他回去无法跟宁清贺交代。



都司衙门预留六成的粮仓也是有预算的,周仁来总兵府前,宁清贺就跟他交代过这些粮食必须要留在都司衙门手中。



这倒不是说宁清贺想要跟杨正山对着干,而是宁清贺也有自己的想法,也想为重山镇的发展填一份力。



杨正山沉思了片刻,才说道:“算了,明年你们都司衙门别问我要粮即可!”



“那银钱呢?”周仁眨眨眼。



杨正山不禁哑然失笑,“放心,该给的我还是会给的。”



虽然今年重山镇的发展势头不错,但实际上今年只是一个开始,明年重山镇才会进入高速发展期。



迎河河道已经疏通,明年开春迎河就能通船了,而随之而来的就是修建官道,到时候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将会更大。



另外黑云城的建造已经完成了大半,明年庞棠就会向朝堂索要难民充实黑云城的人口,到时候安置这些难民也许有大量的金钱和粮食。



所以明年才是重山镇真正花钱如流水的一年。



“呵呵,那下官就放心了!”周仁讪讪的笑了笑。



第四百三十五章新的时代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