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二十八章五军营,亲兵营   家族崛起:从当爷爷开始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二十八章五军营,亲兵营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而对于那些距离卫城比较远的卫所和屯堡,杨正山也有安排,在各大千户所设立集市即可。



千户所没有必要建立商业街,圈出一块地来设立各集市即可。



一个集市足以辐射周围六七里的百户所和屯堡,而腾龙卫有二十个千户所,足以辐射整个腾龙卫。



这些集市足以满足军户们购物的需求。



当然,如果军户们想在集市上建个铺子,搭个棚子,也是可以的,到时候付点地租就可以。



这些杨正山决定让市场自由发展,卫司衙门没必要事无巨细的去操持。



卫城的热闹一直持续着,哪怕是临近年根下了一场大雪,依然没有阻挡住军户们的热情。



随着一家家商铺开业,随着越来越多的货物运到卫城,卫城终于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。



当然,繁闹的同时难免会出现很多矛盾,集市上讨价还价的突然吵起来了,街头上人挤人磕磕碰碰在所难免。



敢动手的没几个,但吵架的倒是不少。



为此,卫司衙门还特意增加了城内巡逻的将士。



就在这样吵吵闹闹的繁荣下,腾龙卫迎来了新的一年。



成平三十一年!



这是杨正山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九个年头,也是杨正山来到腾龙卫的第二个年头。



如果说杨正山来到腾龙卫的第一年是打基础,那第二年就是高速的发展期。



年节刚过,卫司衙门就陷入了忙碌之中。



得到了大量文吏的补充,卫司衙门各科各房都逐渐充实起来,人手充足的情况下,工作进展也变得高效起来。



还未出正月,卫司衙门就先后对下面的千户所下发了六七份文书,其中包含建造学堂,设立集市,修建道路等各方面。



当然,也包含兵丁训练和营兵选拔。



二月初,新的一批兵丁进入营地接受基础训练,这也是最后一批需要基础训练的兵丁。



等这批兵丁完成基础训练,也就意味着腾龙卫两万两千兵丁完成了基础训练,具备了一个士卒的基本能力。



或许他们的战斗力还有待考验,但他们已经算是一个合格的兵丁了。



不要对卫所的兵丁抱有太大的希望,哪怕是杨正山也不能要求所有的兵丁都是精锐。



到了三月中旬,兵丁们的基础训练全部完成,腾龙卫的营兵也全部选拔完毕。



十二人为一队,四队为一哨,四哨为一官,置哨总统领,四官为一总,由把总率领。



设五个把总,营兵总数四千人。



五个把总分别率领前军、后军、左军、右军、中军五营,统称五军营。



腾龙前卫专门设立水师营,需要水卒大概三千多人。



目前水师营还在训练,一时半会肯定无法完成整编。



同样五军营的编制也是暂时的,杨正山以后还打算扩编。



水师营由余通海负责统领,乌重辙和薛平负责协助。



五军营,谢渊兼任后军营把总,宋大山兼任中军营把总,杨明志兼任前军营把总,洛飞羽和杨明镇分别兼任左右两军营的把总。



另外设立亲兵营,将原本在衙门内充当文吏的将士抽调出来,单独组建亲兵营,由杨明浩充任亲兵营把总。



韩飞升任卫司衙门镇抚司镇抚,周仁升任经历司经历,陆文华升任知事司总知事,另选六位文吏提拔为知事,各自负责两到三个房科。



卫司衙门的职位调整了一下,架构相对也出现了一些变化。



之所以要如此做,一是因为腾龙前卫独立出去了,卫司衙门肯定要做出一些调整,二是因为卫所和五军营之间的平衡,杨正山不希望五军营与卫所分割的太明确,否则可能会让手底下的人感到不满。



就如谢渊,他之前主要负责卫所的屯堡和建设,几乎不插手兵丁和营兵选拔的事情。



若是以后五军营需要上战场,那谢渊是不是就不用去了?



不去战场如何立功?



不立功如何能升迁?



之前在安源城,谢渊就因为没有上战场没有得到升迁,现在在腾龙卫难道还要再来一次?



到时候谢渊心里岂会没有怨言?



谢渊是如此,其他人也是如此。



所以杨正山才让谢渊等人兼任五军营的把总。



至于亲兵营,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


之前衙门内的文吏都是安源城守备营将士,这些将士早就不想待在衙门内做那些文牍工作了,现在衙门的文吏得到了补充,正好可以将他们调出来。



杨正山身边还是保持着二十名亲随的规模,而亲兵营暂时的任务则是负责衙门的守卫。



这些将士宁愿去站岗,也不愿在屋中座文书工作,杨正山也是没有半点办法。



第三百二十八章五军营,亲兵营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