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74章:老爹的能力,朱元璋没脾气了!   大明:百岁修仙者,朱元璋亲爹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74章:老爹的能力,朱元璋没脾气了!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他手一指,点向地上的火盆。



也在此时怔住。



不对啊!



咱来干嘛的?



不就是向这臭小子,打听打听省钱的消息。



无烟煤二十文一斤,碳价五十文,这要打听出来,朝廷能省极多!



“咳咳,先说正事。”



“臭小子,这无烟煤,你师尊弄出来的?”



朱元璋问道。



朱雄英认真道:“没错,爷爷,那肯定师尊弄出来的啊,咋样,有用吧?”



朱元璋大笑道:“哈哈哈,有用,有用!咱想知道,能量产吗?”



朱雄英不答反问:“有用啊?哎呀,原来有用啊,那这是谁前两天说,说无烟煤屁用没有,还说我天天在幻想,赶紧干点正事。”



朱元璋闻言,嘴角一抽。



这是他当时说的,但那时无烟煤还没出现,他认为这臭小子就是在吹牛,所以给朱雄英批斗了一顿。



“这….这个….”



朱元璋憋红了脸,想找个合理的理由。



朱雄英看着,大笑起来:“哈哈哈,爷爷,好咯,不逗你了。”



“这无烟煤啊,师尊特地和我说过,是可以量产的。”



“说是量产,其实都是山里头捡的,都多的很。”



啥?



捡的?现成的?



朱元璋瞪大眼睛,宛若牛眼。



可随即,声震瓦砾一般的狂笑起来:“哈哈哈哈.…好,捡的,好啊,捡的好!”



朱元璋激动了。



他起初以为这种煤炭,是需要冶炼云云的,但却没想到,居然是在山里长出来的。



那么,如果找到这些山脉,是不是意味着,大明的百姓,可以安稳度过这个冬天了呢?



越想越兴奋。



朱元璋搓了搓手,激动的问朱雄英道:“臭小子,快告诉咱,你师尊真和你说过,这是山里长出来的吗?”



“可以捡的话,哪些山可以捡?咱去买下来!买下来都贱卖给百姓!哈哈!”



朱雄英闻言,叹了口气:“爷爷,南直隶这边没有了,山脉只有师尊一个人有。”



朱元璋眸子黯淡。



只有老爹那座山有,自己还没有孝顺过老爹,就要向老爹要东西吗?



咱….咱不敢啊!



这多不孝,可百姓那边怎么办?



朱元璋陷入踌躇。



谁知朱雄英,下一句就让他眼眸亮起。



“这边是没有了,不过山西那一带多的很,趁着民间还没发现,爷爷您早点将山西那边的煤山给盘下来,作为咱们大明朝廷的煤山。”



山西那边朱雄英不清楚,甚至他这辈子都没去过,之所以说这话,还是师尊和他说的。



而他相信,师尊说的肯定都对!



朱元璋闻言,激动的老泪纵横:“好,好啊!山西那边,解了咱大明的围!”



尽管现在还没去山西确定,但他和朱雄英一样,认为是老爹说的,那就肯定没错。



“哎….咱看到百姓每天死几个,这还只是应天府,放大到整个大明人数更多,咱心里很不是滋味,咱.…”



朱元璋心里堵得慌。



现在说是应天府每天死几个人,可这只是统计出来的,实际上死的更多。



情况远比表面要更糟糕。



随着小冰期的到来,大明各地陷入绝对寒冷,各地方百姓死人的消息纷至沓来,无不冲击着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。



老人比谁都要忧心,比谁都要痛苦!



百官总说,他们为了百姓可以舍生忘死,他们以造福百姓为己任,扯淡!



谁能比朱元璋更懂百姓?更心系百姓?



这个天下是他朱元璋的,是他老朱家的,守了十几年的江山,朱元璋才将天下治理的风调雨顺。



他靠的是什么?靠的是他深刻理会和理解百姓,将百姓真正的看成自己的孩子!



孩子受苦爷心疼。



现在,他看到自己的‘孩子们’终于可以不用在无故被冻死了,怎能不开心?怎能不高兴?



史书上都说朱元璋性情残暴嗜杀,对,文人是这么说朱元璋的,说的也一点没错。



朱元璋一辈子,杀了不少人。



可谁想过,朱元璋诛杀过百姓的九族吗?



为什么民间没有一本话本流传到后世,是关于编排朱元璋的?



为什么百姓从没在任何野史上说过朱元璋的坏话?



那些史学家,以及孔门的后人,他们心是黑的!



他们在朱元璋活着的时候惧怕朱元璋,在朱元璋死后却无情鞭挞着朱元璋。



可他们有没有想过,没有朱元璋,能有汉家江山?



这些人,是不是还在被异族当猪狗一样统治着?



良心被狗吃了而已。



“好孩子,刚才咱批评错了你,糟蹋吧,布匹你可劲糟蹋!糟蹋几个布匹咋了?你带回来这么重要的消息,糟蹋几个布匹没事儿!功能抵过!”



“不过….”



朱元璋认真看着朱雄英,言传身教道:“臭小子,买东西,就得买物美价廉的,这个道理嘛,其实就和你花那么多的银子,去买这些布匹,然后却用这些布匹装饰菜园子一样,你此举则是铺张浪费,若是被人看到,会说咱朱家奢靡浪费的.…你….能明白咱的意思吗?”



朱元璋期冀的盯着朱雄英,很希望自己大孙开窍。



朱雄英摇头:“不太明白。”



“这还不明白?嘿!你这臭小子!”朱元璋一拍大腿,有些急了,还想要继续解释。



朱雄英没等他开口,便道:“爷爷,咱们先去种点菜?”



他突然的开口,打乱朱元璋的思绪。



朱元璋狐疑的盯着朱雄英:“你还种菜?臭小子,这菜你种的明白不?冬天咋种菜?净扯淡!”



朱雄英笑道:“可以啊,肯定可以!”



朱元璋翻了翻白眼:“臭小子,五谷不分不是?要是冬天能种菜,咱活一辈子了,还能不知道啊?你这臭小子,成天净异想天开!”



朱雄英叹口气:“算了,我不说了,眼见为实。”



“爷爷,您跟我来。”



朱雄英在前面带路。



朱元璋蹙眉,无语的道:“诶诶,咱刚才话白说了啊?”



朱雄英摇头:“爷爷,您才不懂种菜!跟着我脚步,冬天不但种出绿菜,还保管您种出西瓜!”



“胡扯!”朱元璋瞪大眼睛。



“没有胡扯,这是师尊说的!”朱雄英再道。



“你这臭小….恩?你师尊说的?”



“对啊!”



“不是,他老真说冬天能种菜?”



“对!”



“这….咳咳,那咱也信,走吧,咱去看看。”



冬天种菜不可思议,但这事儿要是自己老爹说的,那就没事了。



他信老爹,无条件相信!



雄英这臭小子也真是,不早点提老爹,搞得他一直在那质疑。



朱元璋满腹牢骚。



路上。



朱雄英忍不住问道:“爷爷,您知道啥是光合作用吗?”



朱元璋:?



朱雄英继续道:“那您知道,啥是温室效应吗?”



朱元璋:??



朱雄英捧腹大笑:“您看,这些都不懂,还说您懂种菜。”



朱元璋瞪大眼睛:“臭小子,在你那师尊学了两个新词就乱用是吧?赶紧带咱见识见识,别贫嘴了。”



“噢….”朱雄英委屈的“噢”一声。



走到棚子前,朱雄英下了地,回头问道:“爷爷,能下地不?”



朱元璋旁边,是亲眼看到朱雄英怎样熟练下地,心中欣慰极了。



还是咱爹厉害啊,把大孙教的地都会下了!



他高兴极了。



随后,朱元璋笑道:“扯个淡!老子干了一辈子农活,老了还成废物了不成?走,下地!”



外面洋洋洒洒,又开始飘雪。



小冰期的到来,注定这个冬天会非比寻常的寒冷。



朱雄英领着朱元璋,来到搭建好的暖棚。



经过刚才的酝酿,暖棚里面已经聚集了热气,刚一进去,暖洋洋的。



“好家伙!”



一股暖流冲击着朱元璋,让朱元璋忍不住大呼出口。



惊呼之后,朱元璋却是呆住了。



“这样的天气,这样的温度,真特娘别说,还真适合种菜!”



朱元璋是个聪明人,小时候大部分时间都是泥腿子跑庄稼,什么样子的气候适合种植,他了然于胸。



此时揣摩明白了,竟有些忍不住震惊的看着朱雄英。



“有戏?”



朱雄英笑着道:“爷爷,您不是时常吹嘘您小时候,和曾爷爷一起做过多少农活?有没有戏,您心里不清楚吗?”



朱元璋没好气的笑骂道:“你这臭小子,还记仇呢?现在还编排咱老头子?”



朱雄英把头撇过另外一边,神游天外:“这我哪敢啊?”



朱元璋掐腰:“别愣着了,做活啊!你去刨坑,允熥,你去拿种子来,要快!”



朱元璋朝外面朱允熥大喊,指挥着全局。



朱雄英也不指望爷爷真来做活,一把年纪了,让他干农活,这成啥样子了?



这是不孝子孙!



爷爷就该负责指挥,享受着小时候那种种植开荒的乐趣,这就够了。



很快。



忙了起来。



忙一阵后,朱元璋大喇喇的坐在阡陌的田埂上,看着大孙刨坑,看着允熥怯懦懦种植,一种满满的幸福感萦绕在胸怀。



他笑着,脸上温和的笑着。



仿若看到了几十年前,他那时候还是八岁,放牛回来,看到老爹老娘在田里开垦的样子。



好快啊!



爹,娘….眨眼功夫,咱老朱家的曾孙都出来了。



咱一定要给他培养出来,让他变成和咱一样,甚至超越咱的霸气帝王!



咱也会教他,咱农人出来的,要管好百姓,上不愧对天地,下不愧对祖宗!



当然,爹啊,您老也努努力教下您这曾孙,说不定咱有时候有些没注意,得您老来兜底。



朱元璋笑了一声,大喊道:“雄英。”



“啊?咋了爷爷。”朱雄英挠挠头。



朱元璋笑着道:“累吗?累了咱就都歇一歇。”



朱元璋招手。



朱雄英便和朱允熥,来到朱元璋身旁坐下。



朱元璋唏嘘道:“当初咱也这么做过活,几个娃子就在旁边,标儿….你爹他稳重,时不时帮你奶奶干点活,你四叔滑头,动不动偷懒,不过你四叔那家伙心高气傲,也是有本事的.…”



人老了容易扯起过往,朱元璋便诉说着那段青葱岁月。



朱雄英听的津津有味,朱允熥有些怕朱元璋,但这故事很吸引人,他也听的入了神。



休息休息听曾经的故事后,又开始忙活。



种子种下去了。



什么时候可以发芽,朱元璋很期待。



就如他和老爹,一起将大孙这颗种子,也种在了大明王朝一样,什么时候发芽,朱元璋更加期待!



出了暖棚,外面片片雪花落在朱元璋头上。



朱元璋抬头:“瑞雪兆丰年,来年丰收,好事儿!”



“走,咱吃饭去吧。”



朱元璋收敛心思,吃完饭,便着急回了奉天殿。



山西那边的无烟煤矿,他得抓紧时间盘下来,将无烟煤运输到全国各地贩卖,确保百姓的取暖问题。



.



….…….….….….



奉天殿。



朱元璋正准备召见詹徽和傅友文。



但两人好似掐着时间点一般,竟主动且同时在殿外求见朱元璋。



少顷,两人进入奉天殿。



“陛下!”



两人异口同声。



“我来送礼!”



两人再次异口同声,卖关子都卖的这么一致。



两人狐疑的对望,然后看到对方手里的无烟煤,眼神瞬间抽离。



朱元璋明知顾问,笑意盎然道:“噢,送什么?都说说吧。”



“无烟煤!”



两人再次同时开口。



朱元璋笑着道:“然后呢?”



这次,两人一起沉默。



沉默片刻,傅友文对詹徽道:“詹大人,您先说吧。”



詹徽也不客气,指着手中的无烟煤,便对朱元璋大谈特谈。



“陛下,您可莫要小看此物,这东西才在应天兴盛起来,昨日开售微臣没购买到,今日一早就去买了。”



“这个东西火力旺盛,能烧的很久,而且也不会产出有毒气体,最为主要的.…它卖的便宜!百姓绝对能负担的起!”



“所以,咱大明只要将此物的贩卖权给握住,那这个冬日百姓的存亡问题便可迎刃而解!”



朱元璋似笑非笑的看着詹徽,漫不经心的问道:“噢,那从哪里买?”



詹徽有些踌躇:“这个….这个这个,微臣来的急,还没调查是谁家在售卖。”



“呵。”



朱元璋冷笑道:“咱看出来了,邀功你是第一名!”



詹徽吓的不轻:“微臣,微臣.…”



朱元璋摆手:“莫和咱说这些屁话!央人去一趟山西,将有无烟煤的山,全部给买了下来!趁着现在百姓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利润,朝廷能以最小的成本购买。”



“啊?”



詹徽有点懵了。



怎么….好像陛下都知道了一样?



朱元璋笑道:“应天府的无烟煤,是天云观供应的,煤山在上元,叫卧牛山。”



“咱不和天云观还有仙人争抢利益,天云观托太孙告诉咱,山西那边还有许多。”



嘶!



站在一旁久不做声的傅友文,瞪大眼睛,倒吸凉气。



又….又是天云观吗?



这可是福及天下万民的事啊!



而且这无烟煤卖的也便宜,寻常百姓家都买得起。



想不到,居然….又是天云观!



而看老爷子这样子,分明是已经提前打探过了,亏的自己和詹徽还如此神秘兮兮。



等等!



陛下刚才说了啥?



他不和天云观争利?



这是利益的事吗?



这是天下大事,是福及百姓的大事,关乎于百姓生死的国事!



要是寻常人拥有这些无烟煤,老爷子能这么和颜悦色?



怕不是,早就上去抢了吧?



傅友文还在沉思的时候,聪明人詹徽已经开口了。



“恭喜陛下!”



“大明有如此心系天下的道长们,大明之福!社稷之福也!”



傅友文:“…….”



可恶啊!又被他抢先一步了!



“臣附议!”



傅友文紧接着开口。



朱元璋讨厌溜须拍马的臣僚,但他却喜欢听这些人拍老爹,也拍天云观的马屁。



不知为何,这话听了,比他们夸耀自己还要舒坦。



朱元璋咧嘴大笑:“不错,大明之福,社稷之福!不过….”



言语一变,朱元璋盯着詹徽和傅友文道:“山西一带的无烟煤,固然可解北方危机,但远水解不了近渴。”



“所以咱们暂时,还要点无烟煤缓过这段危机,咱直说了,朝廷要在天云观购买无烟煤。”



话音落下。



傅友文和詹徽对视一眼,略微心惊。



这意思就是,朝廷要当中间商了!



从天云观买来无烟煤,然后又转手卖给百姓,保天云观的销路!



而事实上无烟煤的强大,也不需要保,总能卖出去的。



朱元璋这么做,还是想着邀功。



他想通过这事和老爹说,爹,咱来捧捧场买你东西了!



朱元璋刚才看不惯詹徽邀功,可现在他自己都在邀功。



前方,朱元璋继续道:“这无烟煤在市井卖也不过二十文….傅友文你给咱算算,要保证南直隶源源不断的供应无烟煤,朝廷需要多少钱?”



傅友文低头在沉思,心里大概有个预估道:“大抵需要六万两白银左右。”



朱元璋蹙眉沉思,道:“如果咱二十文一斤购入,十五文一斤卖出去呢?一斤亏五个钱,总共要亏多少?”



傅友文闻言,眼珠子越瞪越大,不可思议的看着朱元璋,心里却是佩服到了极点!



老爷子在护着天云观,这一点是肯定的!



但随着民间百姓冻死之人不断攀升,朝廷却无能为力,民间一定会对大明朝廷有怨念。



现在朱元璋将天云观的无烟煤给买下来,然后以每斤亏五文钱的价格,贱卖给百姓。



这一手操作,简直不要太绝!



非但没有和天云观争利,还赢的了百姓对朝廷的信心!



老爷子这智慧,真的令傅友文望尘莫及。



虽然朝廷看似亏了,但灾天,朝廷岂能不拨款的道理?



第74章:老爹的能力,朱元璋没脾气了!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