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92章 组建水师衙门  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92章 组建水师衙门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群臣到来,看到这满屋子的琉璃,自然是非常的惊讶。



尤其是得知,陈景恪的聘礼不是这些琉璃,而是琉璃制作之法的时候。



震惊的几近失语。



朱元璋自然是大感快意,让你们看笑话,现在知道谁才是小丑了吧。



之后陈景恪特意给这些人,介绍了一下各种琉璃器的特点。



他自然知道哪里是重点:



“诸位看到这种颜色了吗?是用金粉为主料,辅以多种珍惜材料,才调配出来的。”



“这种颜色,是用白金调配出来的……”



众人一听调色用的都是黄金白金,就下意识的认为,琉璃肯定是用更珍贵的材料制作出来的。



没有人怀疑他的话,琉璃自古以来,就是作为珠宝玉石使用的。



尤其是精品琉璃器,更是价值连城。



这种宝贝,用料珍贵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


“这些琉璃器与之前的不同,可耐高温……”



“用这透明的琉璃杯冲茶,看着茶叶一枚枚舒展……”



“那才是真的享受啊……”



众人都被他的描述,说的心动不已。



可看了看自己的钱包,也只能心动了。



户部尚书曾泰想的更多,试探的道:



“陛下,朝廷有了制作琉璃之法,以后是否要对外出售琉璃啊?”



众人立即就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了,卖琉璃的钱怎么分?



全进内帑,还是拿出一部分给户部?



想到这里,群臣眼睛也不禁亮了起来。



虽然现在朝廷靠着印发新钞,暂时没有财政问题。



可现在大家对宝钞都有了更多的认识,知道这玩意儿是有上限的。



不能发行的太多,否则就会贬值。



等新钞发行量达到上限了,朝廷又只能靠着税收过日子了。



那种日子,很不好过。



如果多出琉璃这一项财源,将大大缓解财政压力。



陈景恪用两个月造出了一百余件琉璃器,这个产量不低了。



全卖出去能顶大明一年的岁入。



每年卖上五六次……不敢想,简直不敢想啊。



朱元璋脸色一拉,想从咱嘴里抢钱,你这是嫌族谱人有点多啊。



当下就想呵斥几句,让他们不要痴心妄想。



只是还没等他开口,徐达却先说道:



“曾尚书此言差矣,琉璃制作法是陈伴读给公主的聘礼,不是给朝廷的。”



“至于琉璃是否售卖,售卖后所获钱财归于何处,自有陛下和娘娘处置。”



“作为外臣,我们还是不要越俎代庖的好。”



一边说,还一边朝他使眼色。



曾泰虽然不明白什么意思,但也没有倔强而是说道:



“哎,老朽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宝贝,被迷了心智,以至于说出胡话,请陛下恕罪。”



朱元璋见他服软,也不为已甚,道:“你也是一心为国,咱不怪伱,退下吧。”



有了这个插曲,群臣的心思就不在琉璃上了。



琉璃固然重要,可怎么分配琉璃的利润才是更重要的。



曾泰瞅了个机会,问徐达道:“魏国公,不知你为何阻止我?”



徐达叹道:“曾尚书糊涂啊,今天这种场合,你谈论此事合适吗?”



曾泰愣了一下,才反应过来。



确实啊,现在是皇帝邀请大家来看聘礼的,此时讨论瓜分利润的事情,确实说不过去。



换成谁都会不开心的。



徐达继续说道:“而且这么大的事情,也不适合当着群臣的面讨论,你让陛下怎么回答?”



“知道的,明白你是一心为国。不知道的,还以为你要逼宫呢。”



曾泰汗都下来了,连忙下拜:“谢魏国公指点迷津。是我被琉璃给迷花了眼,犯了糊涂。”



群臣又参观了一会儿,就很识趣的离开了。



一行人回到了乾清宫,郑定妃知道他们要谈正事,也借口有事离开。



福清公主正犹豫要不要也走,马皇后却说道:



“你也留下吧,以后就是夫妻了,多了解一些他的事情,能更好的帮助他。”



这会儿她倒是知道害羞了,红着脸站在马皇后身后。



徐达本来也想走,被朱元璋给留了下来:



“你这个媒人走那么急做什么。”



徐达笑道:“这么大一份聘礼,我这个媒人脸上也有光啊,已经忍不住想找人炫耀去了。”



众人都笑了起来。



说笑了一会儿,朱元璋才正色道:“天德,从军中挑选一些信的过的精卒,去保护景恪的父母。”



徐达回道:“此事好办,这次军改有不少老弟兄要退下来。”



“我正愁怎么安置他们,去景恪家里也是个不错的出路。”



朱元璋又看了看陈景恪和朱雄英,警告道:



“你们两个以后出宫,必须带足够的护卫。”



“就算想微服私访,也要带足够的暗卫。”



利令智昏,难保不会有人为了琉璃,绑架他们。



两人自然知道轻重,忙不迭的答应。



说完安全方面的事情,就开始讨论如何出售琉璃。



陈景恪说道:“琉璃的产量很高,不用增加工匠,就和我一起做试验的那些人,每天都能造出几百件。”



“当然了,越是精美的,耗时就越长。”



“物以稀为贵,我们必须控制产量,否则用不了多久琉璃就不值钱了。”



众人自然没有意见,最终众人商定,每个月先出一百件试试水。



以大明当前的社会情况,这些琉璃连浪花都掀不起来。



至于每件定价多少,陈景恪就没有参与了。



朱元璋、马皇后等人,都比他更了解奢侈品的价格。



反正最后算了一下,如果计划顺利,每个月仅仅是琉璃一项,就能赚取百万贯钱财。



之所以计算的这么保守,是考虑到随着市面上的琉璃产品增多,价格会随之降低。



还是那句话,以前琉璃价格高,是太稀缺了。



现在一个月就出一百件,还不知道朝廷会不会突然提高产量。



大家的顾虑自然会增多,不会再掏那么高的价格去购买了。



毕竟那些有钱人也不是傻子。



随即,陈景恪就提出了一个建议:



第192章 组建水师衙门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