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84章∶对策,风起云涌的北方!  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84章∶对策,风起云涌的北方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不少百姓现在正在耕地,这一茬庄稼过去了,土地都变得硬了起来,想要再重新耕种,肯定要把土地给翻一遍,松一遍,软一遍。



百姓对土地的痴迷与渴望,是无与伦比的。



都不用说,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。



不少跟着家长下地的小孩子们,他们都在田间地头,嬉戏,玩闹。



捉迷藏。



过家家。



当然也有一些正捧着书,看的无比专心的。



也有一堆一堆的孩子围着几个老人身边,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。



甚至,



一些调皮捣蛋的那孩子追着马车跑,然后跌倒,搞得全身是土,舍不得被家长一顿呵斥。



但,笑声没停过。



李宽轻轻吸了口气。



不知不觉,不知道为什么,他的眼眸之中,微微有些触动。



这就是百姓。



这就是百姓啊….



这就是千百年来,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。



他想起了自己小时候,似乎和现在,并没有什么两样。



多么好的时代呐。



他们该过上好日子,他们不该成日的提心吊胆,他们也不该忍受突厥的肆虐,忍受大唐腐朽的黑暗,忍受士族门阀的欺凌。



“陛下。”



这时太监总管在旁边压低了声音,轻轻说道:“陛下,老奴也为陛下,为大炎感到骄傲。”



李宽闻言,笑了一声。



而后开口道:“朕治下大炎的路,才….刚刚启程,不急,一切都不急,朕要让这些笑容,永远都挂在百姓脸上。”



“也挂在,朕的身上,哈哈哈!!”



李宽忍不住轻笑出来,他真的高兴,由衷的为百姓感到高兴,自然,对自己走的路也更是坚定了。



撕拉!



这时候,



马车的几匹马儿,发出了一阵长鸣。



天空上的云彩,都仿佛为他们打开了一条路。



不知不觉,



过了大炎村镇,雁云城,也就在眼前了。



当李宽下车的时候,大片的云彩浩荡于西边。



那落日好似被染成了大大的柿子,火红火红的,连带着,周围的云彩都透露着火焰般的光,好似燃烧了一般。



站外,站着无数的百姓,这些都是来迎接新型马车下来的百姓的亲朋好友。



当然,也有准备搭乘这一趟车南下的百姓。



这些百姓,他们都带着对明天的向往,或许他们就是要去另一个地方,和亲人朋友重聚。



当然,也有分离远走。



但,



分离只是为了下一次,能有更好的重逢,不是吗?



李宽带着三人走了下来。



夕阳下,皆是醉人的红尘。



李宽看着周围的一切,轻轻一笑,他用力了的伸了个腰,一些情感被暂时放到了心底,目光变得深邃起来。



他望向了西方。



现在,突厥大军,已是兵临城下。



这群家伙,真的是贼心不死啊!



李宽呼了口气。



“走吧。”



他朝着一个方向走去。



那里,戚继光和辛弃疾坐在马车边上,正吵着他看来,戚继光还想走来,但却是被辛弃疾给拦住了。



戚继光和辛弃疾,也都是一副平常的打扮。



在迎来送往的百姓之中,丝毫不起眼



李宽带着张辽他们三人,走了过去。



“陛下,你回来了,请!”



“陛下,郑将军他们,都正在雁云宫候着陛下呢。”



辛弃疾和戚继光赶紧迎上来。



郑将军他们,戚继光说的是郑成功,郑和和郑一嫂三人。



之前戚继光被召唤,李宽在查探军队时,还是发现另外三个人才,就是郑和他们。



不得不说,也算是意外之喜。



而关于航海方面的人才储备,老郑家确实厉害。



郑和,不用多说。



下西洋这件事,可以说是口口相传,而且所抵达的地点更是恐怖,据传率领船队都抵达了红海附近。



虽说郑和的船队,都是顺着海岸线前行,但这主要是因为,当时船队的技艺,并不算高明。



当然,在当时算是第一流的了,可在后世看来,是万万比不上钢铁轮渡的。



如果给任何一个现代化船只,真不知道他能跑到那里去。



郑成功更不用介绍,这位的海战,可以说是久负盛名。



而郑一嫂,海上功夫更是恐怖,其实李宽认为,郑一嫂的海上功夫,是要比郑和以及郑成功厉害些的。



这可是,当时海上最大的海盗头子。



所面对的各种情况,包括围剿,包括竞争,也包括各种战斗的环境,所面对的情况。可以说是无比复杂了。



可郑一嫂,从未落败过。



若是给她一个正式的编制海军,她能在海上,掀起来什么风浪?



无法想象。



“好!”



李宽点点头,坐进了马车。



“对了,突厥那边,怎么样了?”



“有没有进攻?”



李宽快速问道。



马车动了,朝着雁云宫走去。



戚继光赶着马车,立马说道:“陛下,突厥那边的大军,根据探子汇报,已经彻底的集结了。”



“原本末将想着主动出击,偷袭他们,但前不久接到陛下的传令,以俘虏为主,那么末将便没有行动,一切选择了防御。”



“想着还是等陛下到了,再做行动。”



李宽微微颔首:“好,一切等回到雁云宫再说吧。”



“辛先生,那些工匠,教育人才都到大炎了吧?”



李宽看向了辛弃疾。



这里,指的是科举方面的人才。



在他们与大唐打仗时,雁云城本土并没有受到威胁,甚至还举办了科举筛选人才。



第184章∶对策,风起云涌的北方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