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86章∶好久不见,长乐!  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86章∶好久不见,长乐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说到这,长乐公主强挤出一抹微笑,眼神始终盯着挂链,右手也在轻轻抚摸着,继续道:“闲暇下来,小兕子,你个闹腾的笨蛋,我把熟睡的你放在旁边的小床上,然后坐在母后旁边,一起看着你,顺便帮母后喂药。”



“那一日母后略显感伤,她看着天花板,幽幽说,如果以后自己再也起不来,怎么办?”



“我便说,那可就坏咯,父皇会给我找个年轻貌美有钱还善良的二娘,放心,母后伱不会拖累我们的。”



“母后笑了起来,一向温柔的她恶狠狠说,你父皇敢!然后,她就接过我削好的苹果,看着我,两个人都笑了起来。”



“紧接着,你长大了,变得更可爱了,一切都那么的美好,可后来….后来啊,就变了。”



“去年,我们一家做了很可怕的事,还把你二哥送去了….不该去的地方….”



“眼下大唐风雨飘渺,蝗虫四起,或许老天爷都在惩罚我们一家吧。”



“但是我相信,父皇他,始终能解决这一切。”



长乐公主说的很是投入。



更是不由自主笑了起来。



只是,小兕子却很不高兴。



她鼓着腮帮子,不敢相信道:“阿姐你胡说,兕子很乖的,怎么可能害母亲跌倒,害她必须得躺床上,你是不是在骗兕子?”



说着,小兕子眼角隐隐有泪水涌动。



长乐公主吓得不轻,当即知道自己刚才讲的太忘我,太失神了,都忘记有些东西不该说的。



她连忙抹去小兕子眼角眼泪,笑道:“小兕子,阿姐说错了,你啊,可是母后和阿姐最最最疼的小笨蛋,怎么会害你母后呢?”



“可是…..可是….可是兕子害母后摔倒了….她那时候是不是很讨厌兕子。”



小兕子抽泣着鼻子,这一次是真的哭了,却又不知道怎么去解决自己的错误。



长乐公主再一次抹去小兕子眼角眼泪,柔和道:“小兕子,没什么可是,母后永远不会怪你。”



说着,长乐公主低下头来,对着小兕子小脑袋就是亲了一口。



“阿姐,也是如此。”



“呜.…呜.…”闻得此言,小兕子才逐渐停止落泪,不断的抽泣着鼻子。



长乐公主抱着她,不断的安慰小家伙别哭了。



许久许久,小兕子才稍微好了一些,转移话题道:“那,阿姐,你刚才说二哥去了不该去的地方,那地方是哪里?怎么你们都不告诉兕子。”



长乐公主语气一滞,想了想,柔和笑道:“他会回来的。”



“可恶,气死兕子了,阿姐答非所问!”



“难道小兕子不认为,你二哥会回来吗?哪怕,他在敌国….”



“会回来的!肯定会!天下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二哥,他是无敌的!二哥他天下无敌!”



“那便是了,所以呀,咱们兕子就别问了,你二哥肯定能回来见你。”



“可是….可是….”



“没什么可是,睡觉睡觉。”



小兕子还想说,可长乐公主已经起身去熄灭烛火,这让怕黑的小家伙也不问了,一个劲逮着长乐公主怀抱里钻。



而长乐公主也紧紧的抱着,努力的抱着….



抱着….



最后一夜的拥抱。



….….….….….….



夜深人静。



可长孙府却不平静。



长孙无忌依旧不死心的,在思考着如何安抚住炎国,好让自己说亲足足快一年,都快要结花成果的儿媳妇不用去炎国。



而在他旁边,是满脸错愕的长孙冲。



他刚刚得知事情,怎么也不敢相信,自己一直认为唾手可得的媳妇长乐,就要从指尖溜走了。



长孙冲怔楞楞道:“爹,这么说,长乐妹妹她要离开大唐了?”



长孙无忌闻言,满脸不耐烦道:“还长乐妹妹呢?在不想办法,你媳妇就没了!”



“蠢货,赶紧想!赶紧想!”



他催促着。



这….这是真的….



长孙冲抱着脑袋,满脸痛苦。



那个炎国!



那该死的炎国,天杀的,他们为什么要答应和亲!!



和亲也就罢了,为什么!为什么一定要是他的长乐!!



长孙冲双眼充满怒火,恨不得要把那炎国之人食其肉挫其骨。



“长乐是我的,她是我的。”



“我….我一定能想到办法,破解此局!”



愤怒之中,长孙冲眼神如失心疯,不断呢喃,而等说到自己能找到办法,便双眼再次充满希望。



自己可以的,一定可以!



他心里打气。



可….



谈何容易。



南征北战,见惯风雨的诸位秦王府旧臣,聚在一起讨论结果也只有和亲。



而他一介乳臭未干之人,又….怎能眼光胜过他们。



与此同时。



皇宫里。



轮到长孙皇后以泪洗面了。



“陛下,此局,真没办法?”



她眼眸通红,看起来哭了好久好久。



李世民看着短短时间仿佛苍老了十几岁的皇后,中午刚哭过的他泪水又在眼里打转:“朕….没办法….”



声音中充满无奈,无力。



这些事,明明是因他而起,也是他做错了。



可….



却要长乐买单。



李世民心中,只觉得如钻心刺骨般疼痛。



“陛下,她….她还那么小,还没走出过长安城,她….她就要….就要去炎国那等魔窟。”



“长乐她,她命好苦….”



长孙皇后越说越崩溃,泪水涌的更多了。



李世民心里很不是滋味,眼眸湿润,上前不断的安慰着长孙皇后。



这个夜里。



很多人都不平静。



有人认为长乐公主早去早好,这样大唐外患可以暂时稳住。



有人则深感无力与痛苦,一个国家的和平,竟要长乐,她一个女子来….撑起….



也有人认为,大唐貌似,不该由那位天策上将做帝王,他似乎,不被老天认可…..



….….…….….….



翌日。



上早朝之前,李世民私底下聚集秦王府旧臣,询问他们经过一天,是否找到其他解决之法。



众人沉默。



便是连最不想让长乐公主过去炎国的长孙无忌,也是沉默了。



如此。



也足以确定,让长乐公主和亲换取和平,是板上铮铮之事。



于是朝堂上,李世民掷地有声宣布与炎国的和亲,并且和亲人选是他的嫡长女,长乐公主。



此话一出,朝堂地震。



有很多官员,并不是秦王府之人,所以他们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。



李世民护犊子,出了名的护。



更是女儿奴!



这样的人,竟然….要送出自己嫡长女去和亲,不禁令人唏嘘。



也有朝廷官员小心翼翼看向长孙无忌,他们是知道长孙无忌一直说亲的,而这一看,就看到长孙无忌满脸铁青,脸色比什么都难看!



早朝结束。



这一日早朝内容很多,抗蝗虫、继续加快速度为百姓置办朝廷版曲辕犁、还有其他很多小政策。



而其中最重要的,莫过于长乐公主和亲了。



这种事情可以说是国家层面。



比什么都重要!



于后世而言也是如此,打开小学历史课本甚至是历史书,和亲的笔墨总是很重,什么义成公主和亲,昭君出塞等等,这因为这代表着两个国家的国策,友谊等等关系。



太过重要了!



所以当天下午,长乐公主出行之日,朝廷文武百官皆是相送。



这次出行,长乐公主只带几名侍卫和一名侍女,还有衣裳若干。



本来长乐公主不想带侍卫,因为炎国是公认的魔窟,她不想….有人再继续过去了….



可这是李世民执意如此,长乐公主说不过他,只能遵从。



今天下午是长乐公主出行幽州,明天的话,长安城则会有军队护送炎国所需东西,前往幽州交于炎国使者。



等长乐公主和炎国要求的铁等等都到齐,两国就可以签订合约了。



“父皇,我要走了。”



于马车前,长乐公主做着最后的诀别。



李世民眼眸泪光闪烁,僵硬的强挤出一抹笑容:“嗯。”



“大漠环境,不比咱们大唐,到了那边,记得多穿一些。”



长乐公主笑道:“好,您也记得保重身体,也要监督母后的身体,她老人家身体越来越不好了,我没在,没法督促,只能交给您了。”



李世民还是那般伤感,机械点点头:“嗯,父皇会连你的份,一起努力。”



“努力可以,但还请父皇别太过努力,记得劳逸结合,记得….”



长乐公主还想嘱咐,但侍女却是打断道:“公主殿下,时辰到了,咱们该离开了。”



她没有那个胆子打断帝王与女儿的谈话,只是时间的确到了,而古人最重视良辰吉日,这种和亲大事更加重视。



长乐公主点点头:“好!”



随后,她朝李世民挥手告别:“父皇,走了,再见。”



如果….可以的话….



她心里,又补上了一句。



李世民也是挥着手送她离开,亲眼见女儿上马车徐徐行驶出皇城,这一刻,他再也忍不住了,泪水涌出,按着心脏痛苦不已,泪如….雨下.…



而也就在长乐公主走后不久,被所有人瞒着的小兕子还在和侍卫开开心心抓蝴蝶,但这一刻,却是手中玉佩断裂。



小兕子停了下来。



玉佩是阿姐送她的,明明自己什么也没做,怎么就断了呢?



她感觉很奇怪,同时心里也空落落的,这种感觉半年前也有一次,自那之后就再也见不到二哥。



“不可能呀,阿姐一直在皇城,怎么可能见不到!”



小兕子摇摇小脑袋,权当自己是瞎想。



她打算晚点就去找长乐公主,商量该怎么修好玉佩。



她还想找长乐公主。



是啊!



她还想找….



她想不到,可能在那些大人的隐瞒与借口下,永远也不会想到,天底下最宠她的那个姐姐已经永远也见不到了。



她不会想到的,不会的….



就像楚王的离开,二者是那般的相似。



….….….….….….



快马加鞭。



十几日的路程,长乐公主终于是抵达幽州关卡。



在这里,炎国的使者已经生活将近半个月了。



他们不敢怠慢他,毕竟….他身后站着炎国,站着那个战胜国。



“您就是长乐公主?”



幽州府里,炎国使者向长乐公主行了一礼询问。



长乐公主不禁打量起来眼前这人。



传说炎国之人,比之突厥人的野蛮更胜一筹。



是不折不扣的野人。



可眼前….



却是很纯粹的汉人,并且还谦谦有礼,温润如玉。



她不禁有些惊讶,旋即笑道:“小女正是,不知使者先生?”



那人浅笑道:“辛弃疾。”



长乐公主点点头:“那辛先生,贵国需要的铁、纸等物资,相信昨日贵国已经盘查完毕,而小女现在也在此处。”



“那咱们,是否签订合约?”



关于炎国与大唐的合约内容,很多很多,毕竟是国家层面,可最终可以归结一句话,炎国是战胜国,大唐战败,两国从此以后互不侵犯!



“可以,这也是我家殿下所想。”



辛弃疾点点头。



然后和长乐公主一起走进一间装修华贵房子,在大唐众多官员,尉迟敬德柴绍等人见证下签订合约。



整个过程,尉迟敬德与柴绍都是满脸不甘。



他们是大唐的武将,负责主战,可….眼下却是要议和,如何甘心?



所以,全程都是不情不愿。



合约签订结束。



尉迟敬德火急火燎道:“这合约,签也签了,我大唐被你们俘虏的将士们,何时螚归?”



辛弃疾浅笑道:“等我与我的人,确定安全回到炎国,会放行的。”



合约虽然签订,但能带回炎国的合约,才是….真的合约。



倘若这时放行程咬金等人,大唐单方面扣留或者杀死他们,炎国又怎能知道合约之事?



虽然这种情况很少有,但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

尉迟敬德没好气道:“就不能速度点?”



话音落下。



不等辛弃疾回复,旁边有文官开口道:“尉迟将军,炎国乃战胜国,咱们态度应该好点。”



而后看向辛弃疾,满脸陪笑:“辛先生,还请你不要在意尉迟将军态度,他人就这样,改不了的。”



辛弃疾点头笑道:“辛某,看出来了。”



短暂的谈话,短暂的结束。



而这一幕却让长乐公主心里泛着嘀咕,这炎国之人,貌似….和传闻中的不太一样。



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



这炎国使者,不管礼仪还是其他,都具有大国该有的风范,这炎国,想必也差不到哪里去吧?



对了!



按父皇所说,炎国身后必定站着一尊超级大国,估计辛弃疾是来自那个大国。



长乐公主眼眸明亮,感觉自己是找到了“真相”。



随着协议签订,至此长乐公主便被大唐革除,已经是彻底属于炎国之人。



辛弃疾为免事变,于当天下午就领着使者团200多人,带着长乐公主离开。



至于那些大唐赔付的东西,会有商队护送至炎国。



他辛弃疾主要任务,还是把合约送回,长乐公主只是顺带的。



甚至是。



炎国与大唐谈合约,楚王都没想着要和亲,只想要东西的,是大唐单方面以为他的炎国背后有超级大国支持,需要用和亲稳住。



他们想的太多太多了….



事实是,大唐需要休养生息,炎国也同样需要。



炎国只有一城之地,冬季刚刚攻下雁云城立国,单是城内都百废俱兴呢,哪还有能力攻打大唐?



而且哪怕打了,区区不足两万的兵马,怎能对大唐产生威胁?



终究是大唐,想多了….



因为内心的恐惧,白白送了长乐公主过来。



“哒哒哒….”



于当天下午,辛弃疾一行人离开幽州关卡。



城墙上尉迟敬德望着他们走去,双眼猩红,愤怒的用拳头捶打城墙:“耻辱!此生之耻!”



“我尉迟敬德,未来必要报之!!”



他说的口水沫子横飞。



假若大唐要再与炎国起战事,心中满腔怒火,定会,驱使他….身先士卒。



….….….….….….



幽州关卡距离炎国,以辛弃疾等人速度,大概要十几天后抵达。



而他们在路上也不敢松懈,离开了大唐边境,许多路就是三不管地带,什么国家的人都有。



此次辛弃疾带来的使节团,共计200人,一百魏武卒,一百自卫军。



本来要全带魏武卒,可自卫军大多出身幽州,他们更懂这片土地,所以便带了过来。



行军路上,辛弃疾分出一百人于一里外警戒四方,只要有情况会立即把消息传回给他,让坐镇中军的他做出合适的判断。



他们人少,主打安全返回炎国为第一任务。



比如敌自东方而来,那么可以往西方撤,其他方向同理。



不到必要时刻,绝不交战!



一路平静安全,亦如来幽州时那般。



然而在第四天时,就有斥候慌里慌张跑回。



“辛先生,大….大事不好!”



“前方,已经有一伙骑兵集结!是高句丽的骑兵,目标明确,直指我军!”



辛弃疾闻言,眼眸微眯。



他正想开口,又有斥候回来。



“辛先生,左边有一伙骑兵朝我们而来,是高句丽的,人数将近一千!”



话音落下。



这下子辛弃疾身旁两位百夫长,一位自卫军百夫长,一位魏武卒百夫长,皆瞪大眼睛。



“怎会如此?高句丽盯上我们了?”



“我们一路上,都战战兢兢,怎会被盯上。”



他们不解。



然而很快,其他两个方向,也都有斥候传回情报。



他们,被包围了。



是….四面埋伏!



四个方向,每个方向将近一千高句丽骑兵,总数四千。



而使节团虽然有一百魏武卒,可他们没着重装,与….凡人无异。



四千武装骑兵,对付他们两百便装兵士,足以把他们正面碾碎!



辛弃疾心里也是一沉,他知道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。



只是没想到,以为是突厥会搞埋伏,结果却是高句丽。



这是不曾设想的结果。



第86章∶好久不见,长乐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