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439章 奉天靖难   盛唐挽歌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439章 奉天靖难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仁人志士们苦劝圣人,甚至不惜以身扑火。可最后的下场,都是家破人亡,大唐却始终没有一丝起色!



长此以往,国将不国!



为了大唐百年基业,为了继承太宗皇帝的遗志,为了还大唐百姓一个朗朗乾坤,为了立纲陈纪救济万民。



孤决意清君侧,诛除圣人身边的小人!让大唐重回正轨,再登巅峰!



孤自领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,坐镇幽州城。



皇甫将军领天下兵马副元帅,总揽天下兵马调度。”



说到这里,李琬忽然卡壳了,似乎是没把该背下来的话背熟,热络的气氛顿时为之一窒。



见他这么不中用,皇甫惟明连忙接过话头,拔出腰间佩剑,指着头顶大喊道:“尊皇讨奸!三生报国!”



“尊皇讨奸!三生报国!”



“尊皇讨奸!三生报国!”



“尊皇讨奸!三生报国!”



大堂内众将皆齐声高呼!



这里不需要什么“统一意见”,河北内部的意见早就统一了!他们就是要兵发长安,去兴庆宫找圣人讨一个公道。



银枪孝节军可以兵变讨公道,他们也可以!而且更加理所当然!



“殿下,我们回纥愿意出兵,帮助殿下荣登大宝!”



衙门大堂内一直透明人一般的回纥使者,忽然上前,将右手放在胸前,躬身行礼说道。



话讲得非常直白!



“孤谢谢回纥主持公义。”



李琬面色矜持,微微点头说道。



“殿下,讨奸的事情,就由皇甫将军操持吧。



老奴先引殿下回行宫歇着。”



得到皇甫惟明的暗示,宦官朱光辉对李琬小声说道。



“皇甫将军,肃清大唐奸佞的重担,就交托于你了!”



李琬走上前去,紧紧握住皇甫惟明的双手说道。



“请殿下放心!此行我们身怀大义,必能成功!



圣人昏庸,重用奸臣。身边都是如郑叔清一般的废物。可用者,不过崔乾佑、方重勇寥寥数人而已。



微臣已经广发檄文,相信天下响应者云从。请殿下于幽州城静候消息,微臣必定不辱使命!”



皇甫惟明单膝跪下,双手抱拳请示道,整个人都激动得发抖。



“好!好!”



李琬也被这种气氛感染了。



自从兄长李亨谋反被诛后,他就过着胆战心惊的日子,生怕哪一天自己就被基哥噶了。



所以当乔装改扮的韦坚找到他时,李琬二话没说就答应了。



反正活得跟狗一样,不如豁出去拼一把!



只是他没有想到,韦坚同时还找了延王李玢、济王李环、义王李玼一起来幽州!



大概是作为“替补”。



不得不说,河北这帮人心思缜密,所图甚大!



但不过不管怎么说,自己现在总算是翻身了。至于将来如何,那只有天知道!



在十王宅使朱光辉的掩护下,一切准备都在顺利进行,一直到离开长安,乘坐漕船到河北,然后快马入幽州。



顺利得简直令人不敢相信!



李琬在心中对自大又愚蠢的基哥嗤之以鼻!十分鄙视!



那位天子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,殊不知除了高力士外,所有人都在不自觉的寻找退路,寻求在基哥驾崩后,自己还能继续立足方法。



而这位愚蠢的天子,竟然还以为他的亲信,在坐了几十年冷板凳以后,对他还是忠心耿耿!



何其可笑!又是何其悲哀!



据李琬所知,皇甫惟明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,就收买了朱光辉!



“殿下慢走!”



皇甫惟明目送李琬离开衙门大堂,随即他环顾众人,大声高呼道:



“诸位,从龙便是今日!封妻荫子,再造门楣,也是今日!



幽州及平卢军二十万,将兵分两路,直取长安!



待取洛阳,破长安,荣华富贵唾手可得!



出发!清君侧!”



这一刻,皇甫惟明心中满是豪情壮志!



“杀!杀!杀!”



“杀!杀!杀!”



“杀!杀!杀!”



众将群情激奋,大声高呼!他们跟着皇甫惟明一齐走出了幽州节度使衙门,到处都是举着火把的幽州劲卒,早已整装待发。



其实,清君侧发动的时间,比原定计划,要早了一年。有些部署没有到位。



但回纥人反叛的机会,并不是每一年都有的。



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,回纥叛乱不仅给自己这边增加了十万回纥骑兵,同时还给朝廷剪除了一支强援!



错过这一波,或许再筹谋十年也未必有此效果。



如此良机,不摊牌是不行了!



皇甫惟明看着天上本该明亮饱满的月亮,蒙上了一层红色的薄雾。



忍不住长叹一声。



开弓没有回头箭,如今之计,只好一条道走到黑。谁让当今圣人已经六十多岁了呢?



哪怕基哥能再年轻十岁,皇甫惟明都不会选择走这条路。



反正,大丈夫若是不能五鼎食,那便五鼎烹好了!



有什么好怕的呢!



……



从灵州到云中城,有两条路。



第一条,便是先到振武军所在的榆林,然后沿着紫河进入云州,然后过静边军驻地,过武周城,从云中城西面抵达。



而第二条,则是先到朔州,跟大同军汇合后,再一起北上进入云州,从云中城南面抵达。



方重勇本意是走第一条路,因为更快更近。但众将苦劝,说田承嗣不可靠,若是他命令大同军断银枪孝节军后路,后果不堪设想。



不如先与大同军汇合,节制其兵马,让田承嗣无法使出小动作。



这次麾下众将的意见非常统一,且十分坚决,方重勇也无法独断独行,于是只好先从河曲之地踏过已经结冰的黄河,一路奔驰到马邑。



方重勇惊讶的发现,田承嗣居然不听自己号令,没有去救援云中城!



看到同样一脸惊讶的田承嗣朝自己走来,方重勇拔出佩刀,指着对方劈头盖脸的骂道:“田承嗣!贻误军机是什么罪名,你心里是不是没点数!”



(本章完)



第439章 奉天靖难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