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33章 我们是讲道理的   盛唐挽歌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3章 我们是讲道理的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这里头有一个“识时务者为俊杰”的潜规则,就看这些自诩精明过人的胡商们够不够聪明了。



“使君所言极是啊!”



王思礼一拍大腿,激动说道。



“与吐蕃人的战斗只怕还远未结束,一切就有劳王军使了。”



方重勇恳切说道。



“这个请使君放心。



不过沙州无险可守,全依赖河西之军。若是吐蕃人倾巢来犯,实则危如累卵。



使君前途无量,还是尽早离开沙州,方为上策。就算是某,或许此战结束后就会被调离的。”



王思礼凑过来小声说道。



“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”



方重勇留下这八个字,就与王思礼告别,独自返回府衙后院。



旁人都不在,他脑中又浮现出白天在甘泉水岸边吐蕃大营内看到的那些断臂残肢,那些面目狰狞的吐蕃军士卒尸体,肚子里酸水再次翻涌,扶着墙开始剧烈的呕吐起来。



虽然人前装得智珠在握一般,但揭开那层狼皮,方重勇依然只是一个装着大人灵魂的不成熟孩子罢了。



……



天宝元年,大唐与吐蕃的决战拉开序幕。吐蕃军先破瓜州,又围沙州,企图以沙州为诱饵,诱使唐军骑兵千里救援,他们正好围点打援。



而刚刚接替萧炅职务的新任河西节度使王忠嗣,则丝毫不顾忌他那个在沙州当刺史的未来女婿,并按住了所有派兵救援沙州的建议。



河西边军稳扎稳打,固守甘州,并集中唐军精锐,追击围剿进入大斗拔谷的吐蕃偏师!



这一命令,让河西边军都知道了这位新上级的冷酷与狠辣!



沙场无父子,王忠嗣连自己未来女婿都不救,那军中诸将谁要是犯浑,你能指望这样一个人,面对部下违反军令的时候手下留情?



想想也不可能!



于是河西诸军军纪肃正,将士皆敬服。



河西唐军除了沙州的豆卢军和追击吐蕃偏师的大斗军外,其余主力并未如吐蕃人的设想那样奔袭沙州,而是在甘州以西聚集,不求速胜,老老实实跟吐蕃打起了阵地战。



在甘州以西,肃州境内与吐蕃军精锐对峙。



唐军在肃州仅剩下酒泉城未失,局面上说难言优势,只是堪堪打消了吐蕃军席卷河西的势头而已,目前战况谁也奈何不了谁。



战事不利,让李隆基开始秋后算账起来。



前任扬州刺史郑叔清,因为克扣河西边军军饷,导致军中士气低落,直接影响了对吐蕃的战事。一封诏书颁布,将其下狱大理寺,待河西之战结束后再行审判。



前任河西节度使萧炅,因为没有察觉吐蕃军的动向,轻慢军务,导致战事开局被动。已经被贬为岐州刺史都不算完,这次被直接撤职,并被约束不许离开长安,待战事结束后再来定罪。



表面上看,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似乎都是因为河西战事而起,但背后的动向,却又是耐人寻味。



郑叔清和萧炅,可都是右相李林甫的人啊!



同时将这两人拿下,不亚于斩了李林甫一臂。



这是要换相了么?



长安的中枢大员们,明面上谁也不会多说什么,但背地里却忍不住议论纷纷。



这天,兴庆宫的勤政务本楼书房里,面色阴沉的大唐天子李隆基,正看着手里拿着账本的杨慎矜。几次想要开口,最后都忍了下来。



“朕的内库,怎么就没钱了呢?”



李隆基忍不住询问道。



“回圣人,在兴庆宫大兴土木,西北边军的赏赐,皆是出自内库,所以现在没有钱了。



微臣的账目一笔一笔都很清楚,请圣人过目。”



杨慎矜不卑不亢的叉手行礼说道。



“不看了不看了,一看到朕就心烦!”



李隆基不耐烦的摆摆手说道,语气很是不耐烦。



他能不知道内库没钱么?他能不知道这些钱都用来干啥了么?



那些都不重要,他在意的是什么时候可以再次把内库填满!



踏马的!为了国家,为了边军,他这个大唐圣人都挪用内库给将士们发军饷了,这个皇帝当得容易么?



“扬州府的财帛,什么时候可以送来呢?只要送来了,马上入内库,一刻也不要耽误!



这件事,爱卿要盯着办,绝不能让户部拿到这笔钱,明白么!”



李隆基忍不住提醒道。



国家财政,自有用度。犒赏三军的钱,本就不在编制之内,只能从别处挪用。如果战事持久,那还要用更多的钱,打仗就是在打后勤,而后勤的一切,终究还是要谈钱。



没钱是啥事也干不成的!



“微臣遵旨。



只是,扬州府去年已经供奉了数百万贯,虽然还未给齐,但也大大超过了往年的常例。



如今再大规模索要,只怕……很难。”



杨慎矜很是为难的说道。



“朕当然知道很难,但是国家不难么?边军不难么?朕……不难么?



让扬州府委屈一下,朕以后自有厚报!去办吧!”



正在这时,高力士急急忙忙跑进书房,面带喜色。结果看到杨慎矜也在这,只得凑到李隆基耳边,嘀嘀咕咕说了大半天。



“好好!朕就知道杨钊是有本事的!”



李隆基听完高力士的话,哈哈大笑说道,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。



他略带不满的看了杨慎矜一眼,对高力士说道:“来,跟朕的太府卿说说。”



“杨太府,扬州刺史杨钊,已经给圣人收集到了三百万贯的财货,并且已经运到长安城外了。



还请你不辞辛苦派人去接收一下。”



高力士笑呵呵的对杨慎矜说道。



“三百万贯?哪里变出这么多钱?”



杨慎矜大吃一惊,忍不住惊呼道。



“这就涉及到政务方面的事情了,杨太府不懂也是正常的,还是先去办差吧。”



高力士绵里藏针一般说道,心中却是叹息了一声。



杨钊在扬州府刮地三尺,给商贾和百姓们拼命打白条,只求他任上把任务完成便是,在地方上可谓是敲骨吸髓。现在扬州人一提起杨钊这个名字就恨得牙痒痒的。



弹劾杨钊的奏折,已经堆满了中书省的案头。



那为什么李隆基不惩办杨钊呢?



这些事情,高力士没法跟杨慎矜,也没必要跟他说。



大唐啊,终究还是圣人的大唐,一条狗凭什么干涉主人的事情呢?



(本章完)



第133章 我们是讲道理的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