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69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  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69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皇帝噶之前还吃了自己带回来医生的药物。



王玄策就属于仕途才刚开始启航,结果船沉了。】



李世民感觉自己还是小看了这块地方,眉头不受控制的扬了起来,还用手指掏了掏耳朵:



“多少?”



但其实都不用解释,光幕说的通俗明白,李世民只是难以置信,而且那粮食出口意思也简单好懂。



“十四亿人口……还有卖粮食的余裕?”



作为对比,李世民想起来另一组数据:



“朕记得,大业四年,华夏有口四千六百万,乃隋之极盛也,此数尚不及半亿。”



杜如晦出列道:



“此乃后世之数,纵览后世,其有科技之助,务农之法远超我等,自可供亿万之民。”



说是这样说……但李世民还是难以释怀。



大业五年有近九百万户,而到了开唐的武德年间,大略查来的数字是两位百万户。



乍一看似乎隋末大乱死民三千万口,但李世民也是认真研究过的。



大业四年和五年,炀帝花了大力气搜括隐户,并且为了增加税收,强制兄弟必须分家,然后按户收税。



虽然税收大增,但李世民回头总结认为,此乃大乱之始。



所以前两年李世民还曾专门增加律例:父母若在,子女分家当罚。



对于清查隐户的建议也是已读不回,并还出台了对于生育婴孩的奖赏政策,让百姓休养生息。



炀帝的手段虽然被他诟病,但至少确实是花了大力气厘清了人口,只是如今一对比……



“近乎二十个大业年间……”房玄龄也惊叹。



同为宰辅的杜如晦明白老友的心情:



“真不知后世此等之国,有何治国良策。”



而在另一边,武将们都已经颇为意动了。



李世勣总结了一下:



“无甲,无兵,无马,无险。”



然后与李世民一样扬眉惊叹:



“这岂不是能任意攻伐?”



而看着后世历数的那些开伯尔山口过客,李世勣羡慕不已:



来来往往国家这么多,为什么不能多我华夏一个!



苏烈猛点头,长孙无忌则是老实不客气的瞪视过去:



这块功劳是我先看上的!



而在看到那一个东天竺的小国就敢豪言供应二十万大军的粮草,长孙无忌觉得必须要争一下了:



“懋功将军既有灭薛延陀之功,何不弥陛下之憾,修高句丽之武略参详?”



李世勣如今彻底支棱起来了,丝毫不让道:



“等大唐海师初成,以奇兵袭之,水陆并进,高句丽弹指可平。”



“随后正宜转道向西,以骑兵乘海船,平天竺更是指日可待。”



长孙无忌圆脸涨得通红,但最终,圆短的手指对着李世勣指了两下后,最终还是恨恨放下。



如今无官,说话都不够大声,要不要还是旁敲侧击一下陛下,对自己尽早起复?



他长孙无忌也想为国尽忠啊。



李世民对此向来浑不在意,毕竟这些旧臣虽然会争,但最终决定权一直都牢牢握在他手里。



对于王玄策的遭遇,李世民只能深表同情,然后也没啥办法。



毕竟那时候他已经噶了,还能怎么办?



而且如今王玄策都已经被尽早启用了,如此算来也算了无遗憾了。



李世民摸着微微蜷曲的胡子在思考后世这随口所说。



在他国驻兵?那这小国除了需要负担兵马的粮草之外……



是不是理应还得给大唐酬劳?



【因为二凤的突然离世,王玄策起飞的仕途戛然而止。



同样因为二凤的突然离世,突厥人又又又准备造反了。



这次造反的主角是大唐的将军阿史那贺鲁,也就是咱们前面简称的小鲁。



小鲁是从西突厥被大可汗追杀逃出来的,投奔大唐之后的靠着当带路党,在灭龟兹国之战有功。



后来庆功时二凤对其很是看重,甚至亲自将自己的袍子披到小鲁身上以示荣宠,更是官嘉左骁卫将军、瑶池都督,待遇甚厚。



但人跟人向来都是不一样的。



有人在二凤死后哭着想要以身殉葬,比如放着放着都布可汗都不当的阿史那社尔。



有人在二凤死后第一时间就想着造反自立重新当可汗,比如留学生小鲁。



而也是至此开始,西突厥的灭亡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


而已经在长安扫了三十年大街的苏定方,也终于轰轰烈烈的登上了历史的舞台。】



(本章完)



第169章 仕途起飞未半而中道崩殂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