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147章 隋唐嘉话   剧透历史:从三国开始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47章 隋唐嘉话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【不过说到古代李卫公的形象,根据当时社会环境的不同,也会有不同的变化。



依然还是拿这个二凤将李卫公比作司马懿的《隋唐嘉话》做例子。



这个中还有关于李靖的另一个故事:



大概就是说二凤呢,想培养人才,但是自己当皇帝太累了,于是就把侯君集扔给了李靖,让李卫公给他开小灶。



本来这应该也算一对佳话了,毕竟一个是秦王府元从,一个是开国顶级名将。



结果学了一段时间之后,侯君集一封小报告打到了李世民那里,说李靖要谋反。



李世民自然好奇啊,于是就拉两人过来对峙。



侯君集振振有词:



每次教兵法,到关键部分就不教了,你这不是想藏私谋反是什么?



李靖同样振振有词:



如今中原安定,教的这些兵法皮毛已经足够安制四夷了,结果你想全都学,不是想谋反是什么?



二凤自然是不相信的,所以此事不了了之。



后来侯君集有一次得胜班师归来回尚书省述职,骑马过了省门数步而不自觉。



而你说巧了不是,恰在此时,老胳膊老腿儿的李靖就站在旁边给见到了。



当时李靖就跟旁人说:“君集意不在人,必将反矣”。



但旁人都作笑谈,觉得是李靖老年痴呆了,没人在意。



结果几年后,侯君集与太子李承乾谋反事情败露被杀,旁人顿时惊叹:李卫公见微知著也。



文学作品往往要联系时代,《隋唐嘉话》的作者刘餗是玄宗时的开元年间步入官场,安史之乱前后病逝,近距离见证了大唐盛世的倾颓。



文中李靖数次痛陈侯君集欲反,就如当时满朝都知道安禄山欲反一样。



而后笔锋一转,开始写李世民以司马懿比李靖,未尝也不是在指着太宗骂玄宗。



《隋唐嘉话》这本书本身的艺术成分很高,除了关于李靖的记载还说了不少有趣的,如:



杨广因李渊脸上皱纹太多,所以叫李渊阿婆。



唐朝因为长安人太多,所以有了进城要靠左走的规定。



以及天下第一宝帖《兰亭序》被李二凤拿去陪葬的说法也是出自这里。



“褚遂良奏:《兰亭》,先帝所重,不可留,遂秘于昭陵。”



这个说法到底为不为真,可能只能等将来给二凤开棺才知道了。



不过李靖打完吐谷浑封卫国公之后,为了避嫌连亲戚都不见,更遑谈发表危险言论。



这位老爷子多半是没空去尚书省散步,并且鉴定反贼的。】



〖不知道咱们这一代能不能亲眼看到昭陵开启,看看兰亭序到底在不在。



很难的啦,技术准备不充分的话,谁开谁就是千古罪人,但怎么样才算技术准备充分?没人知道。



话说我直到现在都看不明白,侯君集怎么想谋反的?怎么敢谋反的?



可能老侯觉得自己有丰富的造反经验吧……蛐蛐天可汗,岂不是手到擒来,手拿把掐?



这样看李老爷子也是挺忙的,从隋朝边臣到托塔天王,从活到死,升官儿就没停过。〗



杜如晦都不用去看,此刻无论是陛下还是自己,脸上的笑意多半都僵住了。



侯君集谋反只能说比较可惜,但纵观历史也不是没有此类先例。



但伙同太子谋反……嗯,好像也有先例。



坐在小马扎上的王玄策登时间就感觉这殿内的温度下降了十倍不止。



一股冷意似乎从地板上爬起来沿着自己的脊柱直冲天灵盖,让王玄策打了个寒战。



此等秘闻,重臣国公尚还能说道。



他王玄策不过蛐蛐一介县丞……



李世民当然没空去关注王玄策的想法,虽然只有一句话,但李承乾这个名字回荡在他心头犹如黄钟大吕。



心情激动下,不由得右手紧紧捏着孙思邈的手腕,痛得这药王忍不住道:



“陛下,臣还有带清热丸。”



李世民默然,赶忙松开手。



不过药丸倒是不至于,李世民也不喜欢展示弱态。



也许是近半年食鱼颇有成效,也许是关于此事心里虽不愿面对但早有推测。



毕竟他偶尔也还要去大安宫与亲爹太上皇请安来着。



总之,太阳穴虽有轻微刺痛感,但并无大碍,甚至还有空去推断一下时间:



“侯君集灭高昌建功乃贞观十四年,也就是说承乾直到此时还是太子……”



也就是说太子谋反的事情大概在贞观十七八年前后,之后皇子治才成了太子。



而今年不过贞观四年,时间倒是还长久,或许确实应当去仔细看一下反戾太子旧事以作警醒。



李世民心里细细思量,其他人都闭口不言,包括长孙无忌。



毕竟单侯君集的话确实简单,但其中一边是妹婿,一边是大外甥,并且牵涉到皇家家事。



这种事情长孙无忌会给陛下除了行动和建议外的一切支持。



“朕已着手解决此事,旧祸定难重演。”



最终李世民用一句话为这个小波澜盖棺定论。



除岁同乐,应当确实算是解决吧?



第147章 隋唐嘉话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