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533章, 老百姓只是想一个温饱。   带着荒田回过去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533章, 老百姓只是想一个温饱。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杨小乐两个人在那里聊着天,渐渐也知道了这边的情况。



整个生产队分了九个知青,四个男的五个女的,两男两女是BJ知青,剩下的几个都是上海知青。



暂时借住在老乡家里,等到了暖和点了就重新箍两口窑洞给他们做知青点。



这里可以说是地广人稀,人均耕地面积非常的大。



人均都有个七亩多地,一家算下来二三十亩地的不在少数。



但是产量低的要命。



平均亩产只有五六十斤。



挑水是不用挑了,完全就是靠天收。



每家几十亩地,但是劳动力没那么多,根本忙不过来。



每年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,村里组团出去要饭,主要是去陕中和陕南,那边情况好点。



现在是猫冬期间,也没什么活干,但是这里用柴很困难。



煤炭是肯定买不起的。



所以冬天,用柴就成了大家都头疼的事情,基本上除了大雪封山,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打柴火炉。



杨小乐看了看屋里说道:“你们这里应该有用煤的指标啊,你怎么不买点煤。”



家里不缺钱,喜子来的时候自然是带了不少的钱,还有全国粮票。



都不用他给,老娘都会给喜子弄的明明白白。



儿行千里母担忧。



喜子苦笑了一下:“整个村子都这样,你让我一个人买煤烧吗?”



听他这么说,杨小乐也没说什么了。



喜子毕竟不是他,脱离群众的话,在这年代是不太好的。



随后好奇的问道:“小宝和春林呢?”



他知道喜子的两个把兄弟同样申请来这里,只不过不是一个学校,所以安排的时间不一样。



第早几批来的人最傻。



但是也有一个好处,那就是只要申请了,那里的人没满员,都会给安排过来。



“哦,他们也在咱们大队,小宝在一队,离的有点远,猴子在3队。你要不要去看看他们。”



杨小乐闻言想了想摇摇头:“这个到时候再看吧,我去湖北那边有事情,就不去了,带了点东西给你们,你到时候看着分点给他们。”



“嘿嘿,带的什么?”



喜子在那里嘿嘿一笑。



那么大家伙一包,他可是看在眼里。



“一会再说,对了,听说你过来是为了你对象?她也在这个村?”



喜子年龄也二十多了,有对象也很正常,每个人都有自己交际的圈子。



他自己同样也有自己的圈子。



听到这话,喜子尴尬了一下。



点了点头:“在呢!这会应该是后面的窑洞那边。”



“叫什么?”



“何静雅”



杨小乐闻言轻轻点了点头。



没有再去细问,他就很反感被人管这个管那个,自然也不会去管喜子。



自己找的人,好坏都得自己承受着。



随后站起来,将包裹里的东西过去打开,拿出了一件一件东西。



“娘说上次衣服给你寄过一次,这次就带了一个棉鞋,其他都是吃的。”



现在的邮寄费用非常的高。



从BJ寄到这里,一公斤六毛五。



三四斤的东西就要一天的工资。



这次抓到机会那是可劲的往里面塞,当然了,里面很多都是他放的。



“乖乖!这么多罐头?”



宋玉春看着一大包东西,在那里感叹着。



杨小乐看着床单包着的东西说道:“这里面有各种罐头、糖、糖果、麦乳精,香皂肥皂……你自己看吧。”



喜子乐呵呵的将一条大前门拿出来,拆开一包。



打开个几个人散了一根。



想了一下,又拿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罐红烧肉罐头和一罐午餐肉。



说道:“估计婶子晚上要给你弄面条,我把这个拿过去。”



杨小乐看了一眼,点了点头。



等人走了,宋玉春这才笑道;“二哥,您这是真能耐,居然能带这么多东西。”



倒不是说杨小乐力气大。



他力气大,整个学校都是出了名的。



而是这东西现在都是紧俏的东西。



以前对于普通老百姓都是属于奢侈品的东西,现在都在抢购,就像当年困难时期一样,一出来就没了。



赶不上趟的,那都得托关系。



没办法,谁家不为孩子呢。



但是人太多了。



要知道现在除了少数几个大城市,其他地方吃肉还是要定量呢!



可见市场上的肉,其实没那么富裕。



毕竟下乡的人太多太多了。



以前除了送礼或者特殊情况,有几个吃肉罐头,贵了一倍呢!



产能有限。



杨小乐笑了笑:“也不好弄,都是家里亲戚东平西凑,今天买点,明天屯一点,慢慢弄这么多的。”



宋玉春点了点头。



现在都是这样弄。



看了看,外面随后笑道:“二哥,你不知道吧!喜子现在可是咱们生产队的队长。”



这话,让杨小乐愣一下;“他当队长?”



以前混不吝的小屁孩,现在居然当队长了。



这倒是让他一阵的稀奇。



“对啊!二哥您不知道,这里穷的要命,生产队长是一年一换。这里传下来的话说:一茬粮食,一茬队长。没人愿意干,一届干完以后第二届大家一起选。



你不知道草率到什么地步了。实在抹不开面子选的,就抽签,抽到谁就是谁。”



听到这话,杨小乐轻轻点了点头。



对于这个情况,后世在网上看到过那些插队的人自述,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。



但是数量不多。



当然了,也只是生产队长。



因为这时候的生产队长还是民众选出来,到了大队一级就不行了,那是公社决定的。



宋玉春耸耸肩:‘不过是人和人就是有差距啊!’



“哦,什么意思?”



“你知道吗?咱们公社主任,是和我们同一届的学生,人家都当上公社主任了。”



杨小乐轻嗯了一声。



这种的也不奇怪,不就是造那个啥上来的嘛!



不过这种人蹦跶不了几年。



这年代干部这个词可是很严谨的,选用流程也同样很严谨,也就这几年情况特殊。



到时候这些没底层资历的,到时候都会回家。



甚至……



说难听点,他是后世过来的人,真要是迎风而上,说难听点那级别真的就没办法估量了。



像大哥这种慢慢上去的,将来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。



他这种已经算是慢的了。



大哥从工人到保卫科普通人,再到保卫科科长,虽然有陈大林的因素在里面。



但确实是实打实一步一步上去的。



而且大哥现行的能力也不像是以前的情况了。



想到这里,他在那里琢磨着。



如果喜子将来也走这条道的话,或许也是一件好事情。



但是这样的话,喜子就要在这里待很久。



思绪间,喜子笑呵呵的走了过来。



“我就猜到顺子叔要做面条,我去的时候,婶子已经在那里做了。”



杨小乐点了点头。



其实现在绝大部分农民其实都很朴实。



面条现在除了在城里好点,毕竟每个月有三之一是细粮,但是在大部分的老百姓这里都是稀罕一样的东西,逢年过节才会吃。



此时让他想到一个问题。



刚刚解放的第二年,老百姓刚刚分到土地的时候,或许是他们日子过的最舒服的时候了。



摇摇头没去想这个问题。



随后看着喜子笑道;“听说你做生产队长了,会管理吗?”



这次喜子没有笑,反而是一脸的平静。



摇了摇头:“不知道!试试吧!”



第533章, 老百姓只是想一个温饱。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