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五六章 如神似魔,这一箭发之入魂!  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五六章 如神似魔,这一箭发之入魂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布山。



这座后世被誉为“广西第一古城”的城市,在这个时代,乃是郁林郡六百年的治所…



这座山清水秀的城郡,突然间,响起了震耳欲聋的脚步声。



一个人的脚步是“踏踏”!



三万人的脚步,便是“轰隆轰隆!”



声音不断地在山谷回响,连绵不绝,回荡…那无穷无尽的压迫感,瞬间笼罩在布山城郡的上空!



——陆家军的大举压境。



——血色残阳,黑云压城。



冲车与无数的云梯已经出现在了视野所能穷至的尽头,陆家军队伍井然有序。



每一个军团都像是牢记着自己的使命…



再看每一个甲士,目光如炬,仿佛在他们看来…眼前的布山城,弹指可下,不堪一击。



对于这支百战百胜,收编山越的陆家军,他们的确有这个底气!



军阵之前,立起一座高台,步骘摆放着香案,高捧着吴侯的诏令,替他宣读:



“……着定威校尉陆逊领征南将军之职,一月内破郁林、取合浦,冬至前攻破交趾,孤等待三军凯旋,与诸位将士把酒言欢!”



说话间,步骘左右去寻找陆逊。



“事不宜迟,军情如火,还望陆将军即刻下令…咦?陆将军呢?”



突然,步骘发现本该跟他一起上高台的陆逊,不知所踪…



再度环望了一圈,这才发现…



陆逊正在迎接刚刚抵达这边的,被虎口救出的——陆绩。



“年龄相仿,辈分相隔”的“两兄弟”此刻正于阵前相拥…



而步骘很明显能感受出来。



似乎,这兄弟二人的相拥,比他步骘念出的吴侯的诏令,更能感染三军的士气,让每一个陆家军的子弟热血沸腾。



“怪不得…”高台上的步骘感慨道:“怪不得陆伯言,执意要等救出这位陆绩后再攻城,看来,这陆绩不回,陆家军军心不在呀…”



“呵呵,倒是我误会他了,不过…这样更好,东吴需要这样的人才!”



因为是大军攻城前的动员…



孙茹身为女子并没有赶去阵前,她站在营帐外的一个高处,眺望着此间。



她看到了陆逊、陆绩相拥。



孙茹总算能长长的吁出口气。



“——伯言的这一劫,总算是过去了吧?”







布山城头之上,早已是弓箭林立。



擂木箭石一应俱全,一干士家兵严阵以待。



可莫名的看到这等数量的陆家军,看到那蓄势待发、严阵以待的军阵,每个人心头都无比沉重。



他们仿佛预感到了什么。



单论战斗力,论攻防战的经验,怕是他们这支交州兵再增加三倍的兵力也不会是陆家军,更不会是陆逊的对手。



南海郡与苍梧郡就是前车之鉴哪。



这些年,交州在士變家族的统御下…过的太安逸了。



倒是那一架架巨大的八牛弩,绞轴转动时发出的“咔吱”、“咔吱”的声音不绝于耳。



许多交州兵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弩…



可,终究只有十架,且弩矢也不过百余。



若说就凭着这个大家伙,就能抵御陆家军的攻城,许多人觉得无异于天方夜谭,可都到现在这个份儿上了,死马当作活马医…硬着头皮也只能选择相信他们。



城楼上的士徽,俨然已经代替了七十岁的叔叔士壹,成为了这里新的主心骨。



他嚷嚷道:“这八牛弩每架都需要百人,你们一个个都来搭把手…”



事实上,操作八牛弩,一些精密的步骤必须让专业的人去操作,比如瞄准,可一些力气活儿,诸如绞动绞机…



这些守军还是能帮得上忙。



登时间,不少人涌到了这八牛弩旁。



随着绞轴的转动,三张长弓处的滑轮不断向后,前弓、主弓、后弓亦同时拉开,牵引钩几乎与扳机齐平。



哪怕如此…



每台八牛弩依旧得有数名壮汉,牢牢握住那绞机,避免“扳机”压不住。



“嗡——”



已经完成这些步骤的八牛弩发挥“嗡嗡”的颤鸣,五枚、六枚、八枚…已经有八枚弯弓拉成了满月。



顷刻间,这八股嗡嗡的颤鸣,宛若汇聚成了一股庞然的气势冲天而起,仿佛整个布山城头都在剧烈的震颤。



距离…八牛弩十弩齐发,只等最后两枚拉满弦了!



说起来,士壹虽是此间统领,可他毕竟七十多岁的人了,若说不紧张吧?



在这等间不容发的气氛下,手止不住的一个劲儿的抖…



先是右手抖,他怕被人看到,影响士气,于是双手背到身后,左手握住右手,可被右手传染,左手也抖了起来。



他心头尤自发颤。



『若…若这八牛弩,不能一击制敌,那…那不止是郁林,怕就是合浦,怕就是交趾,怕就是九真也都要沦陷了!』



『这一箭,是全交州、是士家六代的希望啊,全部的希望啊——』



士壹已经有些不敢看了。



压力太大了。



不止是他,这十枚八牛弩的一举一动牵引着所有守军的心…



士壹的身旁有副将议论着。



“咱们距离陆家军的军阵有多远哪?”



“估摸着,怎么着也有八百多步吧?”



“当年吕布辕门射戟是多少步来着?”



“一百五十步!还是往多说的…”



“人说马中赤兔,人中吕布,难道这八牛弩…能顶了五个半吕布么?”



随着副将的议论…所有人的眉头深深的凝起,内心中的紧张溢于言表,整个此间的气氛都变得有些窒息。



“将军…”有副将问士壹,他其实想问,要不要提前备好马,万一城破第一时间逃走,还来得及。



可士壹仿佛看出了他的想法,他微微摇头,“还能跑到哪呢?这看似守郁林,其实就是守交州啊!”



“交州与陆家军…只剩下一战了!这一战不是他死,就是我活…”



“且…且在看看吧?”



难为他一个七十岁的老者,还要去硬顶住这般压力。



哪怕心头彷徨至及,却依旧要装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样子。



当将军…当统领,太难了。



特别是那一句“且在看看吧”…



是无奈;



却也是黑暗中的一束光啊!



『求求了,就让这箭…发之入魂吧——』







郁林郡,距离布山城遥遥八百步的距离。



两军阵前,陆逊一把拥住了陆绩。



“公纪,你回来了…你总算回来了!”



尽管打从心底里有无数的小九九,可在陆家军面前,在陆家族人面前,陆逊必须表现出对这位“族长”的欢迎。



当然,陆逊也知道,凭着他此次救下陆绩的功劳,哪怕是陆绩回来,依旧不能撼动他在陆家军中的地位。



话说回来,陆绩年少成名,在孙策时代,他就经常出入孙策的府邸,与张昭、张纮、秦松等人同席而作,甚至在讨论‘当下四海尚未泰平,须要用武力来平定各地’时,他语出惊人说‘当年管夷吾在齐桓公下任相,九次聚合诸侯,一统天下,不用兵车’”



从这里也能看出,陆绩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,他主张的怀取道德而非崇尚武功。



除此之外,陆绩腿上有疾,是个跛子…很显然无法领军作战。



看到他一瘸一拐的模样,无疑,陆逊更放心了不少。



“公纪还好吧?”



陆逊拍着陆绩的肩膀。



“士燮并没有为难与我。”陆绩环望这阵仗,“伯言是打算攻城么?”



“这交州士家可恶至极,竟擒拿公纪以此要挟于我…让我进退维谷,进退两难,如今…公纪回来了…再没什么能阻拦咱们陆家军踏平这郁林!”



说话间,陆逊示意高台,“步骘将军还在台上,公纪乃陆家族长,就由你发号施令吧?”



陆逊这是谦让…



当然,他是算准陆绩不可能如此的,他一瘸一拐的形象,也注定不会如此。



——『没想到,公纪这些年在交州,腿疾更甚,这是天助我也!』



果然…



“伯言,你是知我喜好的,我喜的是天文、历法、算术,唯独不喜统兵,再说了,这些年我在郁林,陆家军均由你统领,如今你救下我,是我的恩人,你才是真正的陆家族长啊!”



随着陆绩的话,陆逊欣慰至极,他等的就是这句话。



不过,越是这种时候,也是在陆家军面前,他还是要保持一贯的风度。



“公纪…这样,你与我一道登台,咱们一起发号施令,交州以公纪要挟陆家,这仇咱们一起报——”



说着话,陆逊就搀扶着陆绩一起上台。



顿时,台下陆家军雷动。



“破城——”



“破城——”



“破城——”



声音震天…



三军士气高昂,俨然,陆家军距离攻破此布山城只差陆逊与陆绩一齐的“一声号令”了!







布山城楼上。



伴随着陆家军阵中传出的那震天动地的声音,最后两架八牛弩也已经蓄势待发。



“呵呵…”



听着陆家军高昂的喊声,士徽浅浅的笑出声来,他微微的仰头,目视前方,瞅准了那陆家军搭建的高台。



他回想起了在沔水山庄时,在他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这八牛弩的操作后,他特地去拜访关四公子关麟。



那时候,他开门见山的问了关麟一个问题。



“四公子,这八牛弩我已经试过许多次,威力果真不俗…能劈碎石阶,若是十枚齐发,可震荡山峦,劈碎山石…也的确足以八百步外取人性命。”



“只是…在下有一事请教,那便是这八牛弩的使用时机当如何选择呢?是交战之中,敌人靠近城池?给予突然袭击…还是交战之前?”



“除此之外,还有…又如何最大程度发挥这八牛弩的威力呢?”



士徽的提问,在关麟看来,是意料之中。



毕竟这等“宋代”的神弩,在这个时代太过超前,对应的战术、打法都是一片空白。



参考到宋朝时期…



辽国名将萧挞凛,在阵前扬武耀威,被宋军三弓强弩,也就是八牛弩一击毙命,从而威慑辽兵,不战而胜!



也因为此弩,辽国举朝上下震动,萧太后五日不上朝,被迫与宋朝议和。



即历史上有名的——“澶渊之盟”。



考虑到《辽史》记载:“挞凛幼敦厚,有才略,通天文。”



可以知道,这位辽军统帅绝不是一个不长脑子的莽夫。



那么…就以他为模版好了。



宋军怎么用八牛弩对抗辽人,就让交州怎么用八牛弩对抗陆家军。



第二五六章 如神似魔,这一箭发之入魂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