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八六章 人苦不知足,既得陇,复望蜀耶   三国:关家逆子,龙佑荆襄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八六章 人苦不知足,既得陇,复望蜀耶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他略一沉思,一跺脚,大步往张郃的营寨去了。



“唉——”



伴随着一声无奈的叹息,他回忆起的是此前取下汉中时,曹操特地将他与张郃秘密召集。



那一次,两人被许褚领到了一个破旧的房间里。



房间中高挂着一张地图。



地图上标记着三条南下巴蜀的道路。



第一条金牛道,这条取名于春秋战国时期“石牛粪金、五丁开道”故事的道路。



若要从汉中抵达成都,那需要从先到褒城、到宁强,过广元、昭化、剑门、武连梓潼、绵阳、德阳最后才能南下到成都。



此间关口、险隘居多,数不胜数。



第二条是米仓道,过南江抵达巴中,所谓“巴蜀”,便是指代巴中与蜀地,此“巴中”乃是蜀地最重要的屯粮及北上屯兵之所。



第三条是荔枝道,从汉中抵达西乡,一路向南可直抵涪陵,这处是连接益州与荆州的核心要道,战略位置不言而喻。



看到这三条路…



张郃与徐晃就大致明白了什么,



而这时,曹操从门外快步走入,他看到徐晃与张郃,连忙吩咐道:“孤要取蜀中,奈何将士不擅长山地战,唯独能仰赖二位。”



说到这儿,曹操指向地图中的米仓道与荔枝道:“刘备、诸葛亮势必把重兵屯驻于金牛道上,一处剑阁极难突破,故而…孤打算亲率大军走金牛道,以此迷惑那大耳贼,公明走米仓道,儁乂走荔枝道!若丢了巴中与涪陵,那这蜀中,大耳贼坐不稳!”



徐晃尤记得当初丞相言及南下时,何等的霸道,何等德挥斥方遒?



此刻的徐晃收敛心神。



一晃…这已经是三个月前的事儿了。



三个月来,他与张郃每日都不敢怠慢,每日都在训练将士们的山地战,如今将士们的山地战略有所成,已经完全具备南下的时=条件。



且…听闻刘备入蜀后,蜀中一片混乱,人心浮动,这正是一股做气南下的良机啊!



可谁曾想…



却…却因为…因为一个襄樊,因为曹仁的遇刺晕厥,就要功亏一篑!



“唉…唉…”



徐晃退下,不住的长吁短叹。



曹操则思索着冷笑,“看看,如今的这些武人,已经这么明目张胆的,来揣摩孤的心思了。”



程昱小心翼翼地说,“丞相若有意支援襄樊,那便该早下动身,以此安定汉中、襄樊两处军心,避免军心浮动啊!”



曹操斜睨了程昱一眼,“孤何时说过,要动身襄樊?”



“啊…”程昱一怔,“丞相不是说‘既得陇,复望蜀’呼么?”



“哈哈…”曹操爽然大笑,“你们都以为孤会动身襄樊,如此,那刘备、诸葛亮也会如此以为,从而蜀军上下尽皆松懈,如此,米仓道与荔枝道一战可定,此不为天赐的南下良机么?”



这…



曹操这话脱口,程昱一怔…



不过很快,他悟了。



丞相这…这是“明救襄樊,暗下蜀中”么?



此计高明啊!







夜已深,温黄的灯光下,诸葛亮羽扇纶巾的手执关羽的书信。



踏着光滑如镜的青石地面,正缓步慢踱,若有所思。



所谓——见字如晦。



看到关羽亲笔的书信,诸葛亮宛若看到了云长本人一般。



——“孔明安好,自荆州一别,已历三载,羽不胜感慨。想昔日,吾兄弟三人结义于桃园,三顾茅庐于先生,历时已有八载…水镜先生曾有言,卧龙,凤雏,得一人可得天下,而后因兄长礼贤下士,幸中水镜先生之言,于荆州得卧龙先生……”



——“孔明考教云旗,此乃关家幸事,此子孤傲,脾性七分像关某,况其答卷之时正与关某置气,故而,答卷中多少有些搪塞、胡闹,望孔明不要介意!”



通篇洋洋洒洒数百字。



多是关羽对诸葛亮的称颂。



然而,这些不是重点,重点是最后一句…关公为其子云旗开脱的那一句。



——“云旗如此答卷中多少有些搪塞、胡闹,望孔明不要介意!”



这…



读到这里时,诸葛亮微微顿足。



他惊讶,这是关羽能说出来的话么?



关羽一生高傲,纵是此前与诸葛亮信件往来,其中字里行间写满的是“趾高气昂”四个大字,就连诸葛亮都得放低身段。



可这一封信,他的姿态摆的好低啊。



诸葛亮无法想象…



究竟这位关四公子,让云长何等器重,才能写出这样一封“谦逊”到骨髓里的信。



没有骄傲、没有自负,这样的关公,让诸葛亮安心,也放心哪!



除此之外,这关麟关云旗让诸葛亮更添得了无限好奇。



杨仪提醒道,“诸葛军师看过关将军书信,接下来,不妨看看云旗公子的答卷…”



听到这儿,诸葛亮跪坐回了案几前,他轻轻的摆了摆手。



淡淡的朝着杨仪道。



——“考卷是死的,仅仅从考题处去评判一个人也是片面的,威公,我倒是很好奇…你对这位关麟公子的评价,说说吧。”



诸葛亮又主动为杨仪斟了一盏茶,推到了他的面前。



这…



杨仪微微一怔,他回忆起在荆州与关羽分别时的画面。



那时的关羽说。“不怕杨尚书见笑,吾儿一封胡闹的答卷,势必会让孔明觉得,此子轻浮!然…关某的儿子,自己最是清楚,云旗绝不是轻浮,只是他太像关某了…像关某一样孤傲,像关某一样执拗。”



而杨仪的回答是,“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下官羡慕云旗公子,下官也羡慕关公啊。”



是啊…



如此璞玉,杨仪如何会看不到它的光泽呢?



当即,杨仪的眼眸闪烁,“军师当真要听?”



“当真。”



“那军师是先听这位云旗公子聪慧、机敏的一面呢?还是听其…叛逆、胡闹的一面?”



“先从胡闹、叛逆的说起吧。”诸葛亮轻抿了一口茶。



杨仪则不假思索的提起了“第一封答卷”,他则侃侃而谈。



“若说这胡闹的一面,这一封答卷中可就展现的淋漓尽致,也是这一封答卷,惹得父子之间剑拔弩张,甚至惹得云旗公子对关公‘言辞激烈’,所谓‘才不足则多谋,识不足则多虑’、‘威不足则多怒,信不足则多言’…这些话可都不好听啊!”



说着话,杨仪已经替诸葛亮展开了这第一封答卷。



而诸葛亮还在惊讶。



——『才不足则多谋,识不足则多虑。威不足则多怒,信不足则多言。』



——『云长竟纵容此子能说到这一步么?』



诸葛亮正想去一睹这位“云旗公子”胡闹叛逆的一面。



就在这时…



“——报。”



一名侍卫禀报道:“禀军师,门外有荆州使者求见军师?”



唔…



诸葛亮抬眸,很明显他有些意外。



——『威公刚到蜀中就赶来这边,怎么会还有荆州使者呢?』



“可问清楚身份了?能确定是荆州使者么?”



诸葛亮轻声回了句。



“能,有关公的信令。”侍卫如实道:“倒是这使者说,他是来追杨尚书的,说是要追回关公的一封亲笔信。”



唔…



此言一出,不只是诸葛亮,杨仪也是大惊失色。



关公的亲笔信?怎么突然要追回呢?



杨仪琢磨着。



——『难道是这云旗公子又惹得关公震怒?关公不打算为他求情了么?这…不会呀!』



杨仪摇了摇头。



关公对云旗公子的那份“情”,杨仪是深刻感受到的,说是恨之切,所以爱之深一点都不夸张。



怎么会?



诸葛亮也有些意外…当即招手。



“传他进来吧。”



哪曾想,就在这时。



又一名文吏闯入此间,看到杨仪在,微微迟疑了一下。



诸葛亮却是摆手示意,“威公是自己人,但说无妨。”



这文吏连忙道:“禀军师…刚刚收到的襄樊急报,襄樊…襄樊出事儿了,曹仁与曹纯遇刺,曹纯殒命,曹仁晕厥!”



这…



此言一出,诸葛亮的一双眼眸刹那间瞪大,他几乎不相信听到的话。



诸葛亮是个谨慎的人,他连忙起身,问这文吏。



“你…你再说一遍!”



文吏的话再度吟出。



——“就刚刚…才收到的襄樊急报,襄樊出事儿了,曹仁与曹纯遇刺,曹纯殒命,曹仁晕厥!主公…主公已经派人,请军师去左将军府议事!”



“咕咚”一声,诸葛亮惊诧到胸口跌宕起伏。



——遇刺!



——曹仁晕厥,曹纯死了…



那岂不是说如今的襄樊…群龙无首?



这…



这…



诸葛亮岂会不知道,这意味着什么?







(本章完)



第一八六章 人苦不知足,既得陇,复望蜀耶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