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四百三十六章 脑筋急转弯  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四百三十六章 脑筋急转弯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普通人觉得这是一个机会,官场就不一样了。



郑雄此举完全是在挑战官场的底线。



另建一套班子,不同于幕僚制度,一个在明,一个在暗。



一个是私人组办,自掏腰包,取决于个人口袋。



郑雄这里府衙掏钱,属于另外的支出。



这里或许还不算什么,毕竟郑雄的应天府确实有钱。



但是这套班子是由郑雄组建,听命于谁,这就是一个大大的问题。



其中可做的文章可是不少啊!



不过嘛!还是不急。



才刚开始,并没有实际上的损失。



让子弹再飞一会。



老朱在听到毛骧禀告的时候,并不意外,秘书处的建立算是给老朱提前打好了预防针,再听到这种消息,并没有大惊小怪。



相反还给自己算了笔小账。



近千人,一年几万两的开支,说多不多,但是对于穷的抠脚的老朱来说,能省则省。



既然是郑雄提出的,那么待遇问题,自然是由郑雄解决。



缺人,缺人材的问题一直存在。



郑雄要做这事,弄的好的话,也能给自己培养一批人才出来。



如此惠而不费的好事,老朱肯定不会阻拦。



不过你自己干可以,咱也不说,若是出了问题,那就是你自己的事了。



老朱的嘴唇稍微上扬,随后对着殿下的毛骧说道。



“此事你多关注一二,郑雄那里,民间,还有百官的言论,给咱收集一下,不管好的还是坏的,如实记录呈上来。”



“是。”



暂时没人阻挠,加上老朱静观其变,组建另一套班子的筹备过程很顺利。



郑雄也没多等,等别地其他府州的人才。



大道理谁都会说,还会作的一手好文章。



轻徭薄赋,兴修水利,劝课农桑,与民休息了就是官,加个理想造福一方就是一个好官。



道理谁都懂,做起来不是一般的难。



为什么世家的晋升比普通人家的要快。



除了渠道广之外,还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学,知道怎样去做。



而普通人根本没有机会去学。



踏上社会摸爬滚打,才能找到经验,踏上晋升之路。



老朱为何开国只举办了一次科举,之后很多年一直没有举办。



因为找不到自己要的人才。



等他们成才,不知道多少年后了。



所以人才在这个时代,其实就是经验,官场年纪越大,越吃香,当然这得排除世家。



而老朱却是不想多等,直接给停了好多年,而采用举荐的形式。



这只有权力没有编制的编外人员,相信世家兴趣不大。



普通人那基本上就是站在同一起跑线。



不过与老朱办的科举不同。



八股文,策论这些形而上的东西在郑雄这里占据的比例并不重,只是很小一部分。



同秘书处又不一样,区别差不多就是文科和理科的区别。



其中数算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比例。



其余以所划分之职的职责给出不同的试卷。



四百三十六章 脑筋急转弯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