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505 十一车间  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505 十一车间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不过,他能感受到,这三人说的事,应该跟他有关。



陈宫看了眼杨小涛,本以为会告诉杨小涛。



哪知陈宫神秘一笑,就是不说,搞得杨小涛七上八下,不是滋味。



这时杨祐宁走进来,手上端着饭盒,神态不比刘怀民好多少。



刘怀民放下饭盒,看了眼杨祐宁,随后开始说起正事。



当然,主要对象还是杨小涛。



“昨天夏老已经将主导权交给咱了。昨晚上跟领导也通过电话了,原则上同意了咱们的请求。”



“轧钢厂就必须尽快拿出成绩,不能占着茅坑不拉屎。”



刘书记说着,拿出一份文件,放在一旁,并没有给杨小涛。



陈宫跟徐远山继续吸烟,到时杨祐宁走到一旁拿起文件随便翻看着。



这场景,杨小涛有种被几人联合起来坑的预感。



“书记,有啥任务您吩咐吧。”



“只要是我能做的,一定尽全力。”



杨小涛想来无非就是将图纸交出去,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,甚至做好了下车间的准备。



“你这么说,那就是同意了?”



杨祐宁放下文件,一脸笑容。



“同意?同意啥了?”



杨小涛自然不会立马答应,这要是稀里糊涂的应下,万一是卖身契呢?



不能白打工不是。



“你小子,就没一句准话。”



“行了,不跟你绕弯子了。”



杨祐宁坐在一旁椅子上。



“我们几个商量了一晚上,根据当前情况,想要尽快生产拖拉机,完成上级的任务,必须集中力量干大事。”



“我们打算抽调各车间精干人员组成一个拖拉机生产车间,专门生产拖拉机。”



杨祐宁说完,杨小涛立刻点头。



先前在一车间的时候,不是说不好,但总觉得不正规。



而且,大批量的生产拖拉机,最好还是流水线作业。



这点在轧钢厂里并没有重视,或者说现阶段轧钢厂的工艺流程,并不需要流水线的模式,就能完成任务。



工人们仍旧停留在各自为战的阶段。



但拖拉机可不是各人做各人的就能大量生产的。



或许,单独某一部分的优秀工人,比起全能优秀工人,更适合拖拉机的生产。



见杨小涛思索的模样,杨祐宁跟几人对视一眼,并没有打断。



显然,杨小涛是同意这种方法的。



于是杨祐宁等杨小涛再次看过来的时候,便开口问道,“你觉得,这样做行不行?”



“有什么建议?”



说完抱着膀子,一副看戏模样。



其他几人也是如此,本来今早上的谈话就是提前跟杨小涛打个招呼,宣布一下结果。



现在杨祐宁这么问,几人也想看看杨小涛有什么主意。



毕竟,这还是个不满三十的青年。



嘴上没毛,办事不牢。



哪怕表现上已经堪称惊艳,但国人固有的经验,还是让他们再慎重一番。



杨小涛没看出几人的深意,以为只是几个参考意见。



随即便将心理想的说出来,流水线的工作方式也被提出,刘怀民眼前一亮。



他去个毛熊那里考察过,也见识过流水线的威力,但这次并没有考虑进去,就是怕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主持工作。



毕竟,流水线不是简单的将整体拆分城部分,还要有严格的技术把控,它需要将各部分安装到一起,使整体发挥出效能来。



这其中稍微有一部分不合格,就会影响到整体。



这种模式,轧钢厂还没试过。



拿来用到拖拉机这么重要的生产上,还是拿不准主意的。



至于杨祐宁他们也是如此。



他们原先想的就是找一部分人,分成几组,然后同时进行生产。



他们测算过了,只要十组人手,在不出意外的情况下,同时进行工作,五天一台拖拉机完全可以,后续熟练后,可以缩短到三天。



如此,一个月最少可以提供五十台拖拉机,满足领导的最低要求。



可现在听到杨小涛这样说,貌似比自己的方案更优化啊。



杨小涛开始列举例子,“咱们就说蒸汽机的生产。”



“完全可以根据部件生产难易,拆成三部分。最难的变速器交给八级工,扭矩这些容易的,四、五级工就能完成。”



“如此下来,根据图纸设计做出来的部件,安装在一起,就是完整的蒸汽机。”



杨小涛说完,杨祐宁回头对刘怀民无奈说道,“怎么样?我这提议没错吧。”



“这是你的提议?这是咱们四人的决定吧。”



“那也是我说出来的。”



“行了,正事要紧,一会儿还要开会。”



刘怀民催促着,杨祐宁将手里的计划书递给刘怀民,后者看了眼失望的摇头,将其赛会桌子里。



杨祐宁回头看着杨小涛,“你说的很好,正是我们想到。”



陈宫撇撇嘴,这计划书上可不是这么写的,他们一晚上没睡就是商量着找什么人,抽调多少高级工人,甚至怎么分组,怎么安排地方都讨论了。



现在看来,这一晚上算是白费了。



“所以,我们打算,让你来做这个十一车间的车间主任。”



杨祐宁说完,杨小涛还以为是做技术支持,毕竟研发组不就是干这个的嘛。



可仔细一听,登时瞪大眼睛。



“啥?主任?”



杨小涛看着杨祐宁,对方肯定的点头。



“不不不,不行,这主任干不了。”



“我这管着二十几号人就头疼了,这几百号人咋管?”



“厂长,你们太高看我了,论年龄,论资历,那几个车间的主任,哪个不比我强啊。”



杨小涛连忙摆手,他是真没想过当这个主任。



能够成为技术研发科的科长,已经让他在轧钢厂里冒尖了,这要是再当上主任,那风头可就出大了。



二十四岁的主任?



还是轧钢厂这种上万人的大厂子,说出去人都不敢信。



(本章完)



505 十一车间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