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十六章 居正当国   从张居正谋反开始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十六章 居正当国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张居正躬身行礼,又取出本账簿。



“陛下,这是去岁苏州府秋粮账目,户部昨日才整理出来,共计征收三百七十四万六千余石,陛下还记得前年是多少么?”



万历想了一会儿:“好像是五百余万石,如何变少了?”



张居正沉声道:“苏州府台御史上疏说,是去年太湖、娄江发了大水,淹没了许多田地。”



“可也不至于少这么多啊。”



“回陛下,臣以为水患是假,无非田赋侵欺拖欠,这也非一日两日了。仅依赖考成法,恐难以解决。”



万历边听边点头,去年冬天,张先生便给他讲过,两京一十三省钱粮拖欠之事。



那些拖欠朝廷田赋的,往往都不是贫农小民,而是地方豪强大户。



遇有灾荒年份,贫农生活困苦,只得将田地卖给富家,富家势力扩大,不但坐食田租收入,而且因地位优越,可用各种手段获得减免特惠,且如滚雪球般,势力越来越大,终成豪强。



比如嘉靖朝徐阶,退休回家后,徐家子弟横行乡里,大量购置田产,占地多达二十四万亩,那可是在富庶天下的苏杭!



朱翊钧听母后说过隆庆朝一则旧事。



那时候国家岁入二百五十余万两,每年却要支出四百余万两,以至于不得从宫廷和九边军费中节省用度。



有一次,父皇向户部索银三十万两,内阁便把岁入、岁出的状况奏明,请求停取银两。



父皇只得说:朕看了你们的奏章,户部缺银子,内库也缺银子,既然这样,就只要十万两吧!



索要三十万两银,最后打折到十万两,皇帝做到这个份上,也是可怜。



万历皇帝激动道:“丈地亩,清浮粮,催豪强,抑兼并!如此增加田赋,此为我大明立经久之计!张先生去年所说的清丈亩,不知何时可以推行,”



张居正抚须笑道:“不可操之过急,考成法还在推行,等澄清吏治,再改田赋,此为当年王安石变法所为。”



朱翊钧想了一会儿,觉得有些道理,说起吏治,忽然又道:“张先生,海瑞现在何处?”



张居正微微一愣,立即反应过来:“陛下,海刚锋是把杀人刀,不可轻用。”



他担心万历听不太懂,耐心解释道:



“海刚锋当年在南直隶,夺富之田,以还小民,抑制贪腐,乃至于南直隶富户将自家大门染成黑色,畏惧海瑞如虎·····海刚锋所推行各项法令,随出于为民,然措施过当,缺少变通,是故无法持久。正所谓,霜雪之后,少加和煦,人即怀春,此为中庸之道,变法非不给豪强活路,否则,一切便无法推行了。”(注释2)



朱翊钧听得很认证,边听边在纸上标记。



张居正接着道:“兵部右侍郎汪道昆上疏:去年七月,春防才过,朵颜乘客兵撤离之机,进犯义院口、窟窿台、大毛山、小河口诸处,蓟镇总理戚继光率明军奋勇拒堵,斩首六级,获马匹十二匹,使敌一骑不得近边。”



张居正说完,又取出一封蓟辽总督刘应节的奏疏,读道:“陛下,刘应节称赞他,恩治三军,威行诸路,设险则势壮金汤,夷虏莫敢仰视,练兵则人归节制,将士罔不齐心。”



万历笑问:“止斩首六级?马十二匹?”



“朕记得,李成梁去冬斩土蛮百余级,连获大胜····”



张居正正色道:“陛下,李成梁固然骁勇,然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;不战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戚继光所守蓟门,关乎京师安危,能不战而屈人之兵,乃兵家称之为“善之善者”,此为最高。”



朱翊钧无精打采道:“先生说的是,不过朕还是喜欢李成梁这样的汉子。”



见万历这个态度,张居正便不再多说蓟镇的事情,把话题又引到了俞大猷身上。



“兵部尚书谭纶奏请起用俞大猷为后军府署都督佥事,入京任职。”



所谓京师后军都督府,主要职责为镇守京城内外16门。



都督佥事每5日要巡城一次,夜间要查点守卫的官军;军民人等过山海、居庸关的公文都是由后军都督府验放。



当然,这些事并不是俞大猷来北方的目的,也不是谭纶调他来京的目的。



张居正喃喃道:“这俞大猷,也是命运多舛,起起伏伏,这次调他入京,便是让他训练京营车兵。将功赎罪!



隆庆六年,明廷降俞大猷职二级,即从右都督,将为都督佥事,从正一品降为正二品。原因是“按臣李纯朴劾其不候交待,擅离信地。兵部以用人之际,姑薄惩之。”



万历元年九月,明廷又给俞大猷以革任闲住的处分,原因是福建海贼进犯,官军防御不利。其实此事不应由俞大猷负责。当时正在准备进攻澎湖,有海贼自漳、泉趋福宁,俞大猷派兵追击,即将追上敌人,副使邓之屏,却命令部队转向澎湖,这样海贼突然进犯烽火寨,杀把总而去。此事本来应该由邓之屏承担,但俞大猷并不为此揭邓之屏之短,是自己免罪。



就这样,他又丢了官。



无论是戚继光还是俞大猷,万历对这两人都不感兴趣,他们都是父皇一朝的武人。



文华殿外鼓声响起,转眼快到午时了,司膳监的小太监垂手立在门口。



“张先生,朕要去幕后那边用膳了。”



张居正再次向万历皇帝行礼。



小皇帝克制住蹦蹦跳跳的天性,努力在张先生面前表现的像个大人,走出几步,忽然回头,见张居正还跪在地上:



“张先生,派去苏州的巡漕御史,该到了吧?”



张居正神色自若道:“回陛下,该到了。”



注:



1、《明神宗实录》卷三0,万历二年二月戊午



2、书牍十四《答应天巡抚朱东园》



第十六章 居正当国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