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一十章 新气象   国潮1980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一十章 新气象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不再是全城只放映一两部电影。



最起码,也会有开禁的老片、新拍摄的国产片和引进的译制片同期上映。



这就是说,人们只要肯跑遍全城,一天之内便可以看到好几部风格种类不同的片子。



比如当下的热门影片,就是刚开禁的国产老片《英雄虎胆》。



还有张瑜、郭凯敏再次合作的国产新片《小街》。



以及刚引进的西德电影《英俊少年》。



非常典型的“老、新、洋”三结合。



如果再走进副食店里,一样能惊讶地发现,“进口”的东西品种越来越丰富。



虽然人们购买烟酒还受限制,但实质已经相当宽松。



眼下购买散装白酒一斤以下不用再登记了。



除了“香山”、“八达岭”以外,大部分牌号的乙级烟也随到随买了。



这就等于基本实现了充足供应。



鸡蛋也差不多,尽管还顶着限量的名义,但供应上却好了很多。



人们都开始点明只要红皮大个儿的鲜鸡蛋,冻鸡蛋受到了冷落。



购买猪肉方面似乎变化还要明显一些。



越来越多的人买肉时,都要求“肥瘦搭配”。



像过去人们曾经趋之若鹜,那种肥膘过厚,上面只有薄薄一层瘦肉的“丹顶鹤”,不再受欢迎。



但最让人意想不到的,是人们已经对常年吃的三级酱油已经有点不知足了。



大家抱怨和询问最多的,就是哪儿能买到好一点的酱油。



至于吃喝方面,唯一受到更为严控的物资,其实只有茶叶。



因为这一年,居民在茶叶的需求上骤然激增,产量却不可能一下提高。



政府便不得不规定四元至十二元一斤的花茶,每人每次凭居民购物者限购半斤。



但这样的限制仍然是在说明一个问题,人们消费升级了。



大家都开始不在满足基本的供给,对更高质量的物资有需求了。



难道还能有什么比这些变化,更能说明生活明显好转的呢?



百货公司里也一样。



时髦服装多了一种弹力尼龙女衫。



流行饰品是最新推出的铝制的发卡。



化妆品的种类增多了数种,香皂和洗发膏一跃成为了热销日用品。



有“三转一响”之称的“老四件儿”,供应量越来越充足,所需要的工业券也越来越少。



而有“新三大件儿”之称的彩电、冰箱、洗衣机,则彻底把人们的家电消费需求点燃。



无论有货没货,买与不买,京城各大商场的家电柜台,永远都是人满为患。



特别是年轻人,许多都是以“扎着口袋存着钱,咬牙切齿追潮流”的心态,把购买进口家电当成人生终极目标的。



还有旅游景点里,除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,也多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内游客。



不过和外国人几乎人人拥有相机不同,我们的国人,此时大多数是没条件留下自己的影像的。



所以各个旅游景点都开始体贴的提供照相留影方面的服务。



比如故宫午门前的照相点儿,甚至停着一辆黑亮亮的轿车用来吸引顾客。



尤为别具一格的是,汽车前面不远处还立着一块纸牌子。



为带有相机的顾客写明“在不影响我处工作的情况下,观众使用车辆一次,收费两角”。



而北海公园里的快速冲印部,更是永远不停歇的繁忙。



人们只要把底片送到这里来,便可在交钱的几小时之后,从这里看到他们的形象。



第一百一十章 新气象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