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百二十九章:回大魏,定国策,圣人图谋【第四卷完】   大魏读书人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二十九章:回大魏,定国策,圣人图谋【第四卷完】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这是好事。



“王爷。”



“你来的正好,如今我等正在商议三年后的事情。”



“你正好为陛下出出主意。”



陈正儒第一时间开口,将这次朝会的目的告知许清宵。



如今朱圣镇压天下妖魔三年,封住了阴力增长,但对天下人来说,大家只有三年的时间。



如若这三年做好了,未来即便是遇到什么麻烦,大魏也能安然度过,大不了辛苦个十年二十年,等新一代的读书人恢复之后,一切又恢复原样。



听到陈正儒这般开口,许清宵点了点头,随后看着女帝道。



“启奏陛下。”



“臣火速赶来,也是为了此事。”



“正好诸位国公大臣都在,那臣也就直接说吧。”



“大魏要定下国策了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。



他在龙舟当中思索了数个时辰。



笃定了一件事情。



那就是大魏要定国策。



此话一说,百官有些惊讶,至于女帝反倒是显得十分平静,望着许清宵道。



“爱卿直说。”



随着女帝开口。



许清宵也就不遮遮掩掩什么。



“陛下,如今浩然王朝已经覆灭,文宫一脉也被朱圣斩杀干净,天底下的读书人,只剩下了三成左右。”



“三年后,天地大变,妖魔横出,也会出现诸多祸端。”



“这件事看起来是一场危机,但臣认为,这件事情,对大魏来说,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。”



许清宵神色笃定无比道。



一瞬间,百官哗然,众臣有些不理解许清宵这番话的意思。



在他们眼中看来,发生了这么多事情,尤其是儒道一脉被杀的这么干净。



许清宵竟然还说,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?



这有些古怪。



思维太跳跃了,一下子他们接受不了。



感受到百官的疑惑。



许清宵也不藏藏掖掖,而是望着女帝继续开口。



“三年后,天下势必动乱,无论是中洲还是其他洲地,都会受天地影响。”



“这是一场大危机,但如若在这三年内,大魏王朝能够完成蜕变,恢复鼎盛状态,甚至超过鼎盛状态,极有可能不受影响。”



“反倒是突邪王朝,初元王朝,甚至是其他各大洲地,可能会在这场大难之中,伤筋动骨。”



“此消彼长之下,大魏王朝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,就能超越天下一切势力。”



“到了那个时候,突邪王朝也好,初元王朝也罢,只要大魏愿意,可吞并一切。”



许清宵语气平静道。



可这番话说出后,引起满朝哗然。



“这怎么可能?”



“一统中洲吗?”



“嘶,平乱王当真是敢想。”



众人惊愕,实在没有想到,许清宵的目标,竟然是想要借助这次天地大乱。



一举吞并初元王朝与突邪王朝。



莫说百官了。



即便是女帝,再听完许清宵这个计划后,也不由露出震撼之色。



这次朝会,大家主要讨论的问题是,如何迎接三年后的天地之乱。



可没想到,许清宵想的是,如何借助这次机会,一举吞并初元与突邪王朝?



莫名之间,众人忽然明白许清宵为什么能在短短一年内,封王成圣了。



“爱卿,继续说。”



不过,女帝还是让许清宵继续说下去。



“大魏王朝,历经北伐之乱,国家动荡,缺银缺人。”



“但距离北伐已经过去了数十年,百姓根基也已经恢复部分,无非是粮食问题。”



“现如今,大魏有足够的屯粮,再加上各种种子出现,足够大魏百姓吃饱喝足。”



“虽然时机并没有真正成熟,可大魏却已经有征战中洲的资本。”



“眼下三年,对大魏来说,极其重要,如若走对每一步棋,这三年胜过三十年。”



“朝廷不惜一切代价,重仕,重农,重工,重商,三年内大魏百姓将吃饱喝足,实实在在感受到国家蜕变,那时大魏百姓将树立自信。”



“即便是天下大乱,又能如何?大魏君臣民一心,任何动乱都阻挡不住大魏前进的步伐。”



“臣之意见。”



“三年发展,三年镇乱,三年休养,第十年举兵征伐天下。”



许清宵声音平静,但他的话语,却震耳欲聋。



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。



以现在大魏粮食足够的情况下,就应当竭尽全力去发展,不要想着未来不未来,发展就好。



各地人才选拔,有功必赏,有过必罚。



农业方面也要竭尽全力去发展,所有良田不得荒废,荒田全部重新用上,这是国家的根基,只要粮食够,大魏就乱不到哪里去。



工部更需要发展,这三年来,许清宵重心便是落在工部上,一定要搞出战争杀器。



否则的话,靠常规作战,想要一统中州就是痴心妄想。



对于大魏王朝来说,仕农是当务之急,但对许清宵来说,工部才是当务之急。



大魏必须要统一中洲。



不管统一之后,大魏会不会凝聚出中洲龙鼎,但身怀大魏一半的国运,自然是有莫大的好处。



统一中州。



是许清宵现在的目标。



成圣,有些虚无缥缈,至少三年内成圣,许清宵办不到。



不过成圣难以办到,但武道方面许清宵倒是有些信心,只要得到八宝佛莲,许清宵借助异术,一口气突破到二品。



再然后借助丹神古经的力量,突破一品。



三年内可以完成。



只不过,所付出的代价,估计不小罢了。



“敢问王爷,三年发展,要发展到什么程度?”



“还有三年镇乱又是何意?”



有人开口,询问许清宵。



虽然口号听起来很不错,可百官又不是愣头青,国家发展,哪里是喊两句口号就能做到的?



“三年内,大魏再不愁粮食,百姓丰衣足食,只要愿意干活,就能吃饱喝足。”



许清宵给予回答,这就是三年发展的目标。



最起码要做到百姓丰衣足食,才算是成功。



所以需要大魏重农。



把重农放在第二位,因为人才选拔永远是第一位,没有好的人才去引导,埋头种田肯定是不行的。



“三年镇乱,则是镇压内部动乱,至于是什么,想来诸位应该明白。”



许清宵语气平静,但这意思很明确。



实际上就是镇压即将到来的天地大乱,以及解决藩王之乱。



完成内部稳定,当然这里面可能也会包括仙门以及其他势力。



毕竟仙门入驻大魏,以目前来说,仙门弟子倒也不错,老老实实给大魏干活,可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?



先静等三年,等大魏彻底发展起来后,再慢慢解决内部问题。



其实这个镇乱三年,也是为了继续发展。



三年的发展,是让百姓吃饱喝足。



镇乱三年,是让大魏富裕起来,百姓吃饱喝足了,那国家也要开始富裕。



最后三年休养,则是做一切的计划。



调兵谴将,布局战争,各式各样的事情,必须要做好极其详细的计划,甚至包括派人策反,以及测量敌国情况。



这些必须要做,甚至现在就要派人潜入敌国,借助三年休养的时间,定下战略。



然后第十年,征战天下。



这就是许清宵的计划。



也是许清宵为大魏定下的国策。



这一刻。



百官沉默,即便是六部尚书都显得沉默。



他们倒不是不相信许清宵,而是国策之说,意义太大,需要从长计议。



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一点。



许清宵只是说出一个概念,怎么施行,如何处理,这些东西许清宵都没有说出来。



凭借一己之力,就定下国策,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
女帝都做不到。



都需要从长计议。



不过许清宵也没打算让百官答应,他只是将这个主意说出罢了。



而就在此时,



这一刻。



女帝看得出来许清宵的意思。



“许爱卿,此事需从长计议,还请爱卿写一篇策论。”



女帝出声,如此说道。



“臣,领旨。”



许清宵点了点头。



随后女帝继续开口。



“既如此,那就退朝吧,许爱卿,朕在养心殿等你,有事商议。”



说完此话,女帝起身。



宣布退朝,不过让许清宵去养心殿等她。



有些事情,唯独他们二人可以商谈,只要女帝同意了,那么事情就好办的多。



当下众人退朝。



许清宵也跟着众臣离开,不过陈正儒的声音立刻响起。



“王爷,如若过几日没什么事,来吏部一趟。”



“老夫准备了上等茶叶,找您聊聊。”



陈正儒开口,在官场上,他自然称呼许清宵为王爷。



“好。”



许清宵点了点头,他也有事找陈正儒聊一聊。



很快,许清宵朝着养心殿走去。



大约两刻钟后。



养心殿外。



赵婉儿的身影从里面走出。



“王爷,陛下请您入内。”



赵婉儿开口,朝着许清宵如此说道。



“恩。”



许清宵对赵婉儿温和一笑,紧接着走进了养心殿内。



只是还没开口,季灵的声音便响起了。



“守仁,莫要多礼。”



“朕今日找你,是有几件事与你商谈的。”



“先说第一件事。”



“你今日在朝堂之上说的事情,可否具体一些?”



女帝开口,看着许清宵如此问道。



许清宵上来便是要定国策,这让女帝明白事情的严重性,不然按照许清宵这般严谨之人,不会如此贸然的。



“陛下。”



“臣今日提出国策之论,并非是偶然想起。”



“眼下大魏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浪费了,幕后黑手臣已经知晓是谁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告知女帝,幕后黑手这件事情。



此话一说,女帝顿时显得有些好奇。



“是谁?”



“第四代圣人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不过是传音,只告知女帝一人。



刹那间,女帝神色一变。



“这不可能。”



她的反应很激烈,如同许清宵之前一般。



不是她沉不住气。



而是不会想到,幕后黑手是第四代圣人,这就好像是再说,幕后黑手是大魏太祖一样。



第四代圣人,生于五千年前。



如果他是幕后黑手的话,那他岂不是活了五千年?



女帝站起身来,她看向许清宵,可后者显得无比平静,这让她一时之间不知该说什么了。



“他活了五千年,布局太多了,大魏王朝可能也被他渗透。”



“朝中臣子还好说,他还不敢如此明目张胆将手伸到朝廷内,当然也不完全保证朝内就没有他的人。”



“但臣更觉得,各地藩王绝对有他的人。”



“所以,臣今日在朝堂上所提的事情,主要还是针对各地藩王。”



“之前陛下说过,您登基背后,有藩王的支持。”



“臣日思夜想,都想不明白,藩王为何支持陛下登基。”



“现在臣或许明白了一些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如此说道。



“爱卿直说。”



女帝对这一点也充满着好奇,她想了很久,也想不明白,如今不由看向许清宵,眼神充满好奇。



“藩王支持陛下登基,想来就是因为陛下是女子之身。”



“只要陛下登基,必然会惹来各种流言蜚语,在他们看来,想要夺取陛下的帝位,不会是一件难事,尤其是大魏王朝当时也遇到诸多危机。”



“让陛下登基,也存在让陛下背负万民骂声,但真正的目的,是国运。”



许清宵缓缓说道。



“国运?”



一瞬间,女帝有些好奇了。



“恩。”



“中洲最宏伟的力量,便是国运,倘若李圣当真是幕后,他所做的一切事情,都是围绕长生。”



“而长生之法是什么,臣不知道,但绝对不是寻常之物,但具体是什么东西,很难猜想,臣用最简单的方法去猜想。”



“超品。”



“李圣想要晋级超品,这样或许就能打破寿命桎梏。”



“而六大体系,从来没有人抵达过超品这个境界,甚至说有没有这个境界,都不好说。”



“但这么多年来,都没有人成就超品,就意味着超品这个境界,不是人力可成,需要天地之力。”



“国运,便是所有天地之力当中,最为雄厚的天地之力。”



“那么臣推断出,李圣盯上了大魏国运,也正是因为如此,李圣的计划,应该是让陛下登基,再然后,让大魏乱成一团,百姓怨念将会加持在陛下身上。”



“等到时机成熟,各地藩王便会揭竿而起,最终有人顺势造反成功,借助李圣的力量,成为大魏新帝。”



许清宵说到这里的时候,他深吸了一口气,而后继续开口。



“到了那个时候,李圣会利用自己的势力,给大魏援助各种粮食,使得国家太平,百姓有食,国运之鼎将会彻底稳固。”



“如此,再窃取大魏国运,用来突破亦或者做其他事情。”



说完此话。



许清宵沉默不语。



这是他的猜测。



之所以能想到这一点,完全是因为朝歌他们说了一句话。



中洲龙鼎可以让自己成为古今往来第一圣人。



而中洲龙鼎是什么?是国运极致的蜕变。



李圣图谋什么东西?很有可能就是此物,他需要中洲龙鼎,晋级超品。



达到长生不死的目的。



当然,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许清宵自己猜想。



具体是如何。



许清宵并不清楚。



但这个猜测,可能性很大。



此时此刻。



女帝沉默了。



她重新坐在龙椅上,一时之间,不知道该说什么。



过了片刻。



女帝望着许清宵。



“爱卿的意思是?”



女帝问了关键性问题。



“整顿大魏。”



“不惜一切代价。”



“只有一个声音。”



许清宵语气冰冷道。



大魏需要集权了。



肃清大魏一切党羽,集中皇权,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李圣的势力渗透进来。



对方既然是冲着国运来的。



那么大魏就必须要整顿干净,也必须要有所提防。



不然的话,做的所有事情,都是在变相给别人打工。



此时。



女帝也彻底明白,许清宵今日为何要这样了。



她闭上眼睛。



开始思索这些事情。



足足半个时辰。



终于,女帝做出了决定。



“爱卿,这几日劳烦你拟定国策。”



这是女帝的回答。



她想了半个时辰,最终下定了决心。



许清宵说的一点都没错。



对方极有可能在图谋大魏国运。



如果当真是这样,这对大魏来说,是一件天大的麻烦。



绝对不能坐以待毙。



用许清宵的话来说。



大魏要全面加速发展了。



“臣,遵旨。”



许清宵给予回答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



天竺寺内。



大乘宝殿。



四位神僧但静坐在宝殿当中。



一名老僧,则坐在他们面前,神色平静。



整个大殿十分压抑与安静。



没有一个人说话。



一直过了许久。



终于,一道声音响起。



打破宁静。



“阿弥陀佛。”



“敢问方丈。”



“今日浩然王朝,半圣身上的业火,从何而来?”



声音响起。



让大殿变得更加安静。



--



--



感谢化无大佬打赏的两个盟主。



祝大佬抽中化无神技。



第二百二十九章:回大魏,定国策,圣人图谋【第四卷完】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