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百零六章:科举之日,强国试题,大才显,闹事了?   大魏读书人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零六章:科举之日,强国试题,大才显,闹事了?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后来北伐,也是将仙丹抢了回来。



这个秘密,整个天下没几个人知道,当年太祖得知这个秘密后,已经将所有知情人全部杀了。



但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强。



仙尸又不是只有太祖知道,很多人知晓有这么一件事情,所以关于仙尸有许多传闻。



什么仙尸拥有不朽的力量。



亦或者什么仙尸每隔一段时间会清醒,传授无上秘法。



还有的更是直接,这是人形仙药,长得跟人一样,可实际上却是一株药,吃了以后可以功力大增,直接破境。



这种传闻极多,以致于许多势力都想要得到仙尸。



只是他们不知道仙尸在大魏何处,所以任何谣言,都显得有些无力,毕竟连仙尸都没有看到,谈什么这个那个的。



蛮族得到了二品破境丹,没有第一时间使用,就证明他们在研究。



也就是说,他们发现了这个秘密,自然突邪王朝与初元王朝也会知道这个秘密。



只是破境丹来源于什么地方,他们不敢确定。



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,也逐渐会猜到一些,只是没有足够的证据罢了。



或许他们也已经确定了,是仙尸带来的破境丹。



可不管如何,他们不知道仙尸在何处,也不清楚具体辛秘,大家都藏在心里。



但不代表没有危机。



“朕明白,不过大魏有两位先生在,应当是没问题的。”



女帝点了点头,她明白对方的意思,只是大魏有两位一品镇守,即便是会出什么问题,也不会出什么大问题。



“恩。”



“若说天下一品,有我和赵兄在,自然无惧一切。”



“但陛下,您知道老夫最担心的是什么吗?”



吴铭开口。



“先生为何事忧虑?”



女帝询问道。



“根据太祖卷宗所留,当年仙尸坠落,已经被人发现,有妖兽也有一些人族,这些人知晓仙尸的存在,而太祖认为他们应当是得到了一些好处。”



“自太祖建立大魏王朝后,每逢仙尸凝聚一品破境仙丹之时,都会发生一些怪事,很有可能有人在暗中窥视。”



“但一直忌惮着一品,所以隐忍不出手,如今七百年过去了,老夫不知为何,一直有些忧虑。”



吴铭说出自己的担忧。



只是过了一会,吴铭又摇了摇头道:“陛下,或许是老夫多虑了,不管如何还要等待一年,一年之后再说吧。”



吴铭没有继续说下去了。



毕竟这只是可能会发生的事情,而且可能性不大。



所以没必要一直纠结。



“恩,总而言之,如若先生需要大魏任何帮助,请先生直接开口就好了。”



女帝点了点头,答应下来了。



吴铭也没多说什么了,直接告退。



待吴铭走后。



女帝的神色也变得十分平静下来了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



也到了寅时。



正月的天,一般都比较亮的晚。



街道当中,有寒风刮来。



而此时此刻。



大魏京都。



贡院当中,也响起了一道声音。



“武昌二年,新朝第一科,开!”



随着一道洪亮的声音响起。



贡院之外,数千名学生大部分显得神色异常紧张,不过也有一部分显得十分平静,但大多数是装出来的。



不过还有一部分,数量不少,却一个个显得十分沉默,令人有些好奇。



人群当中,真正从容不迫的不多,而最先走入贡院当中的一批读书人中。



只有两个人显得极其从容不迫。



一个是于益。



一个则是......陈星河。



考生们走进贡院玄关处,朝着大魏文宫一拜,这是朝拜圣人。



而后又往里面走去。



第二道玄关,朝着大魏皇宫一拜。



这是礼拜朝廷。



紧接着继续往贡院内部走去。



而此时,贡院内部,许清宵,王新志为首,周围是六部的官员,二十来名,是本次科举监考官。



许清宵是主考官。



负责一切事物。



“许大人,有没有感到紧张?”



王新志略带笑容道。



“并无。”



许清宵负手而立,微微笑道。



“哈哈哈,现在仔细想想,许大人入京七八个月的时间,就已经成为了大魏的侯爷。”



“外加上天地大儒的身份,一切只花费了九个月的时间,当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。”



“按理说,今日科举,许大人应当是一同参考差不多,这就是人生啊,妙不可言。”



王新志笑呵呵地说道。



他与许清宵关系不错,这些话自然可以说。



而许清宵听到这话后,也不免有些感慨了。



也就在此时,考生们缓缓出现了,最先出现的,是自己的师兄,陈星河。



他昂首挺胸,显得十分自信,神采飞扬。



当见到自己时,陈星河也没有打招呼,反倒是异常的冷静。



为了避嫌,许清宵也没有多看陈星河。



一时之间,一道道身影出现,不多时数千人聚集了。



扫了一眼众人,许清宵的目光,很快落在了一个书生面前。



书生大约二十七八岁的样子,留着胡子,显得有些风尘仆仆,身上的衣服也有几个补丁,看起来满脸正气,目光也格外的平静。



有句话叫做面有心生,身为天地大儒,许清宵自然有面相能力,此人一眼看过去,眉宇之中带着一些兵伐之气,但又有不少浩然正气加持。



很不错,是个可塑之才。



但许清宵也只是看了一眼,就收回了目光,没有多关注什么。



铛。



就在此时,贡院的文钟敲响。



这一刻,数千名书生齐齐朝着许清宵等人一拜,这是第三关,也是第三次朝拜,朝拜主考官。



可,大部分学生都老老实实朝拜了,但有数百人却面色沉默,看着许清宵,却没有行礼。



一瞬间,王新志不禁皱眉,其余审考官也不由皱起眉头了。



“尔等为何不拜?”



王新志开口,这科举考试,一拜圣人,二拜陛下,三拜主考官,这是天下通用的规矩。



这些书生拜了圣人,拜了皇帝,却不拜许清宵。



这明显有些问题啊。



而其余礼拜的书生,一个个不由显得好奇,同时他们也忍不住皱眉,毕竟今日是科举,谁都不希望科举之日,出现什么差错。



无论是自己还是别人,都不希望被影响到。



而这帮书生,听到王新志的声音,当下有人开口了。



“回王大人,我等不拜,是因为心学。”



有人开口,是一个白面书生,看起来有些富贵,周围也环绕才气。



他第一个出声,如此回答道。



“心学?”



“许大人?这些是你的学生吗?”



王新志有些疑惑了,因为心学?是许清宵的徒弟吗?



这不可能啊?如若是许清宵的学生,按理说应当三叩九拜吧?



怎么连拜都不拜?



“不是。”



许清宵面色平静,经历了这么多风风雨雨,区区一些学生不拜,算的了什么?



他淡然开口,不过目光却落在了他们身上。



“尔等是何意?”



王新志继续问道,眉头皱的更紧了。



“回王大人。”



“许大人的学术,名为心学,叫知行合一,意思就是说,知道自己做的没问题,就可以去做。”



“那我等乃是朱圣一脉的学生,许大人百般不敬朱圣,也不敬重朱圣一脉的大儒,甚至更痛下杀手。”



“我等不喜许大人,可我等尊重朝廷,也尊重陛下的旨意。”



“所以我们来参加科举,但并不愿意礼拜许大人。”



“当然,如若许大人觉得我等不尊重,那我等转身就走,也绝对不会让诸位大人难堪的。”



白面书生认真说道。



他一番话说的慷慨无比,可话里话外都有坑。



曲解心学就不说了,现在更是拿这种伎俩来针对许清宵,不礼拜许清宵,不是什么大事,最多就算是藐视科举,直接被驱逐,三年不得再考罢了。



可他特意拿出心学来做文章,倘若许清宵赶走他们,那么只怕他们立刻就要到处宣扬,这个心学只允许许清宵能做,他们不能做。



然而许清宵若是让他们继续留在这里,那么就算是恶心到了许清宵。



进可攻,退可守。



听到此话,不要说王新志了,其余百官脸色都变得有些难看了。



科举之日,朱圣一脉竟然还敢来找麻烦?



当真不怕死吗?



“来人!”



王新志开口,他要下令,让人将这帮读书人驱赶出去。



只是就在此时,许清宵出声了。



“好了,入贡院准备吧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他并不在意这种行为,几个读书人而已,哪怕是大儒说几句,许清宵也不会有什么反应。



若是跟这种人争斗,哪怕是罚了他们,也是羞辱自己。



堂堂天地大儒,欺负几个读书人?尤其是对方乃是朱圣一脉的学生。



明显就是碰瓷的。



手段很下作。



许清宵甚至都觉得,这不是文宫的意思,就是一群读书人想找自己麻烦,从而上演一场怒怼大儒,然后扬名立万。



这种心思,许清宵太懂了。



的确,当许清宵说出这话的时候,白面书生的眼神之中有一抹失望,不过他很快调整心态,露出傲然,第一个朝着贡院内部走去。



待他走后,其余人也跟着离开,一个个都显得十分兴奋,似乎觉得让许清宵吃瘪了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。



他们走在前面,入了贡院中。



一些窃窃私语之声也随之响起。



“我还以为许清宵能做什么?到头来不过如此。”



“哼,羞辱朱圣,我等也羞辱他,任明兄果然大才,竟然想到一个这样的办法,看看这个许清宵还敢不敢嚣张。”



“让一位天地大儒闭嘴,任明兄果然不俗啊。”



“什么天地大儒,修炼异术上来的,怎配得上天地大儒?看他几时完。”



“对对对,修炼异术上来的。”



这些读书人纷纷开口,他们的声音很小,只是这些声音全部传入许清宵耳中。



对于这样的言论。



许清宵依旧没有任何波澜。



“许大人,这些人来者不善,老夫怕他们待会还会继续闹事啊。”



“不如直接将他们赶走?”



王新志开口,他询问许清宵,要不要直接赶走算了,也免得节外生枝。



“不用。”



“赶走了,又要说我许清宵打压他们。”



“让他们去吧。”



许清宵随意道。



紧接着他往主考台走去。



卯时一到。



许清宵点了点头,当下声音响起。



有人拿着一份告示,将考试所有规则全部说出。



说完之后,他合上卷宗,看着众考生道。



“武昌新朝第一届科举,开始。”



铛。



又是一道钟声。



下一刻,王新志拿着一张宣纸,缓缓展开,这是许清宵准备的试题。



“科举第一题。”



“强国。”



王新志展开宣纸,看到试题之后,并没有太大的惊讶。



他大声念出。



而后考生们略微皱眉,但很快众人没有多想,开始磨墨备考了。



主考台上。



许清宵很平静,他正在闭目休神。



同时也在思考一些其他事情。



足足过了两个时辰后。



突兀之间,王新志的声音响起了。



“许大人,有人交卷了。”



随着王新志的声音响起,许清宵有些惊讶了。



看了眼天色,才不过两个时辰,就有人交卷了?



按理说至少应当得有个四五个时辰吧?



“何人交卷?”



许清宵问道。



“于益,就是坐在第三排第十七位的。”



王新志指着不远处的考生,如此说道。



“于益?”



许清宵将目光看去,是最开始看到的书生,面相不错的。



“好。”



许清宵接过考卷,而后开始认真观看。



考卷映入眼中,字体极好,下过苦功夫,只是当中的内容,瞬间吸引到了许清宵。



【强国策-工农商仕】



洋洋洒洒四五千字。



许清宵一字不漏的看完了。



“好!”



“甚好!”



“极好!”



许清宵将考卷放下,不由自主地出声夸赞,引得周围几个考官满是好奇了。



能被许清宵夸赞,说实话自然吸引人啊。



“许大人,怎么了?”



一旁的王新志好奇了,不知道许清宵为何这般夸赞。



“王大人,您自己看。”



许清宵将考卷交给对方,脑海当中一直在回忆这篇文章的内容。



于益的文章,可谓是一针见血。



他认为大魏王朝想要强大起来,工为第一,农为第二,商为第三,仕为第四。



工,指的是各类工器,提高农产,增强兵部。



农,大力发展农业,要想富,先吃饱。



商,一旦农业发展起来,必须要着重贸易,国内贸易,国外贸易,每一个都至关重要,只有贸易才能让王朝越来越繁荣。



仕,便是选拔人才,之所以放在最后,不是因为人才不重要,而是当务之急,人才可以慢慢挑选,但前面三个必须要先做好。



许清宵之所以如此称赞。



是因为,这个于益,所说的每一件事情,都极其符合自己的想法。



也的的确确是大魏当下需要做的事情。



这是个人才。



可以重用啊。



可就在此时,又有人送来了考卷,递给许清宵道。



“许大人,这是新的考卷,是周任明写的。”



“就是方才不敬你之人,他说一定要交给您过目,希望您评价一番。”



“下官担心拒绝的话,此人会闹腾,所以就送来了。”



有人走来,将卷宗交给许清宵。



当下,许清宵也没多说,身为考官,他自然要保持公平,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,而影响学生的成绩。



只是当许清宵展开考卷后。



刹那间,许清宵的神色微微一变。



----



----



----



求月票!!!!



求月票!!!!



最后两天了!!!!



跪求月票!!!!!!



第二百零六章:科举之日,强国试题,大才显,闹事了?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