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九十一章:封侯之日,蓬儒大闹,怒斥昏君,大魏受辱   大魏读书人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九十一章:封侯之日,蓬儒大闹,怒斥昏君,大魏受辱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天牢内。



一名牢头跌跌撞撞跑了出来,整个人的神色,显得无比慌乱。



张宁死了。



堂堂文宫大儒,死在了天牢,而且是上吊自尽,更主要的是,在墙上以血写冤字。



这可是大事啊。



天大的事情啊。



比杀儒还要可怕,一位大儒你杀他可以,你骂他可以,功过自有后人来评价。



而一位大儒,含冤入狱,自尽身亡,这可是天大的事情啊。



这一次大魏当真要闹出大事了,一位大儒自尽,想压都压不住啊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。



大魏文宫。



一间密室之中。



淡然冷漠之声缓缓响起。



“事情已经安排妥当了吗?”



随着这声音响起。



很快回应声出现。



“回方儒,已经通知各地书院学生,京都内有三十万读书人,京都之外差不多有二十万。”



声音回应。



而后略显冷漠的声音继续响起。



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,通知下去,待时机成熟,今日必将许清宵弹劾下来。”



“哪怕以身殉我儒道,也在所不惜。”



这声音响起。



后者当下点了点头,而后离开了密室内。



待后者离开。



又是一道声音响起。



“曹儒,我等当真需要花费如此代价,针对一个许清宵吗?”



平静的声音响起,询问着后者。



“并非是针对许清宵。”



“而是为我文宫造势。”



“许清不过是这场算计之中的棋子罢了。”



“一枚可怜而无助的棋子。”



声音淡然,对许清宵充满着轻蔑与冷漠。



“可万一......他能成圣,对我等来说。”



声音响起。



刹那间,那声音立刻响起。



“成圣?”



“方儒,你太看得起他许清宵了。”



“他的确有成圣之资,但可惜的是,今日我等便要废他儒身,毁他儒意,诛他儒心。”



那声音响起,倒不是看不起许清宵,而是认为今日过后,许清宵会被诛儒心,毁儒意,废儒身。



此言一说。



后者略显沉默。



但过了一会,他继续说道。



“倘若没有诛他儒意怎么办?”



他继续问道。



后者声音冷冽道。



“这不可能。”



“今日,借朱圣一脉,借天下读书人之浩然正气,诛区区一位大儒之心,还是绰绰有余。”



“如若不是为了造势,也无需动用这般力量。”



“再者,即便是今日有女帝保他,他之儒道,也将彻底崩溃。”



“哪怕,退一万步来说,许清宵当真能挺过这一关,那又如何?”



“大魏文宫,我等又不是没有准备后手。”



声音响起。



语气平静。



言语之中,又满是自信,似乎根本就不怕许清宵,无论许清宵能否渡过这个难关,他们都有后手。



此言一出,方儒沉默。



过了一会,他的声音慢慢响起。



“不管如何,不要耽误大计。”



“此计,可助我文宫,再造圣人。”



说完此话,方儒离开。



而密室之中,也显得无比安静。



与此同时。



大魏宫中。



女帝正在大殿内,等待着许清宵完成仪式。



当大门打开时,她也会走出去,为许清宵加冕。



但此时此刻,一名太监,跪在女帝面前。



“陛下,根据司礼监暗中调查,大魏京都涌入大量各地读书人,而且近几日时常聚集,不知密探何事。”



“此外,也有不少读书人聚集大魏京都,行径可疑,各地探子回信,好像牵扯许侯爷。”



跪在下方的太监认真汇报。



龙椅上。



女帝看着奏折,神色沉默无比。



但下一刻,一道声音响起。



“陛下!”



依旧是个太监。



“进。”



女帝面无表情。



下一刻,太监走了进来,急急忙忙地跪在地上,声音带着颤抖道。



“陛下,天牢出事,张宁.......张大儒,自尽了。”



太监声音响起,带着颤抖。



一刹那间,女帝目光之中,露出惊愕之色。



“自尽?”



女帝万万没有想到,张宁会自尽,她想到了很多种可能,就是没有想到,为了找许清宵麻烦,他们竟然会让张宁赴死。



这还当真是血海深仇啊。



“张宁自尽,借天下读书人之势,想要压制许清宵吗?”



女帝瞬间明白蓬儒的计谋了。



这个计谋,当真是毒辣啊。



许清宵最擅长的是借势,而蓬儒今日也是借势打压,不过他知道许清宵有圣恩眷顾,自然而然,不敢惊动圣意。



死去的人,不去惊扰。



惊动的是,天下读书人。



如若当真这般,对许清宵来说,的确是一个致命打击啊。



这一刻,大殿龙椅上,女帝思绪飞快,她在为许清宵想办法,如何解救。



而宫殿之外。



东直门。



许清宵一步一步朝着皇宫门外走去。



他穿着侯袍,威武不凡,龙行虎步,器宇轩昂,许多女子的目光落在许清宵身上,几乎都挪移不开。



而大多数男子,看着许清宵都莫名产生了羡慕。



男子当如此啊。



封王拜相,尤其是许清宵还是一位大儒,文武双全,这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啊。



“侯爷止步!”



也就在此时,太监的声音响起,将圣旨展开道。



“陛下诏曰,许爱卿为大魏肱骨之臣,今日封侯,三问三答。”



“问,许爱卿能否忠君爱国。”



太监的声音响起。



封侯大典,无比隆重,同时程序繁琐,这是三问三答,其实就是一种宣誓。



“臣,此生忠于明君,心念大魏苍生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如此回答道。



忠君爱国没问题,但必须要忠于明君,而非昏君,爱国也行,但心念的是大魏苍生,爱的是百姓。



这读书人说话,就是有水平,诸位国公与列侯,皆然感慨,对比之下,当年他们册封王侯的时候,没什么文化,就是一个字。



能!



“拜!”



下一刻,太监的声音响起。



一瞬间,两排的将士,以及大魏百姓们纷纷朝着许清宵一拜。



不过人群当中也有不少人没有朝拜,站在那里沉默不语。



是读书人。



许清宵余光扫了一眼,不是一两个读书人,是许多读书人,他们甚至连抬手都没有抬。



几乎是一瞬间,许清宵知道,麻烦要来了。



只不过许清宵没有任何神色表情,依旧是朝前而行。



走到一半时,太监再次开口,第二问响起。



许清宵依旧平静,回答过后,继续朝前而行。



一直到了宫殿之下,第三问响起。



许清宵也是平静回答。



所有的问答,无非就是问你能不能忠臣国家,忠臣百姓,为大魏鞍前马后这种言论,而许清宵的回答,全部核心围绕的都是百姓。



句句离不开百姓。



如今三问三答结束,太监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


“三问三答完毕,请平乱侯入宫,受陛下加冕。”



随着尖锐之声响起。



当下宫门缓缓打开,一时之间,各种奏乐响起,钟音阵阵,显得庄重无比。



红色的毯子,从宫门入口,一直展至三百米外。



许清宵一步一步朝着前面行走,所有宫女太监止步,百姓们透过巨大的宫门,望着里面的盛况。



现在就剩下最后一个环节。



陛下加冕。



待许清宵走到红毯后,这一刻,一名太监端着王冠,一步一步朝着前面走来,一直来到了许清宵面前。



下一刻,女帝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,而太监的声音再度响起。



“圣上加冕,册封许清宵,为大魏平乱侯,授侯印,大魏上下,共尊之。”



随着太监的声音响起。



当下所有宫女太监,包括城外的百姓们,纷纷跪下。


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

声音洪亮,整齐划一,但依旧有些读书人只是拱了拱手,他们没有跪拜,身为读书人有这个权力。



只是这种场合,跪拜也是一种尊重,很显然这些人带着不同目的而来。



有人察觉异样,但沉默不语。



而就在此时,端着王冕的太监,压着声音开口。



“侯爷,陛下口谕,张宁自尽天牢,小心。”



太监面无表情,平静说道。



此话一说,许清宵神色微微一变,只是很快许清宵便恢复平静。



可心中却掀起惊天骇浪。



“张宁自尽天牢?”



许清宵还真没想到,蓬儒的手段竟然是这个。



他让张宁死在天牢之中?



说是说自尽,可许清宵死都不相信,张宁是愿意自尽的人,这其中肯定有一些古怪,离不开蓬儒的身影啊。



好啊。



知道蓬儒心狠手辣,可没想到的是,蓬儒竟然如此心狠手辣啊。



宁可牺牲一位大儒,就是为了借助读书人之势,想要打压自己?



这算计,当真是阴险毒辣,也当真是狠啊。



这几日,许清宵也想过蓬儒会用什么手段来针对自己,他想过很多种可能。



但都发现,意义不大。



蓬儒唯一能攻击自己的借口,一定是杀降屠城。



只是还是之前那句话,用这个点来抨击自己没有任何用,甚至说一点作用都没有。



战况结果摆在这里。



所以许清宵想不明白,蓬儒会用什么手段来找自己麻烦,甚至许清宵想过,蓬儒可能又拿修炼异术这个点来抨击自己。



可自己去文宫自证,拿这个点根本没用,现在天下人都相信自己没有修炼异术,所以异术找不了自己麻烦。



没想到的是,蓬儒竟然能让张宁天牢自尽,用这种无比卑劣的手段,来找自己麻烦。



好啊。



好啊。



当真是好啊。



一位大儒,含冤入狱,最终自尽大牢,如果没有任何解释的话,那么这件事情足可以流传千古。



毕竟在世人眼中,生命是最宝贵的,而大儒则是最为正直之人,没有人会觉得儒生品行败坏,更何况是一尊大儒?



而大儒身死,含冤入狱,这如何不能激起天下读书人的怨恨?



不明真相的人,只怕第一反应就是,如果不是真的含冤受辱,堂堂一位大儒,怎可能会选择用如此极端的方式来反抗?



人死为大,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。



大部分的人,也都会下意识可怜弱势群体,尤其是人都死了。



许清宵可以想象得到,待会会是一场怎样的血雨腥风。



这还当真是狠毒啊。



不过想想也是,张宁年龄已经到了,现在死和晚点死区别不大,而且张宁痛恨自己,也憎恶自己,如果以自己的死亡,将自己拉下水。



相信张宁九泉之下也会大笑连连啊。



这是一场危机,一场极大的危机,许清宵面无表情,可内心却在思索应对之法。



也就在此时,一阵淡淡的香味传来。



是女帝走到了面前。



绝美的面容,露出无比平静的神色,她的目光带着平静,也带着一丝坚定,仿佛再告诉自己,这件事情她有办法解决。



感受到女帝的想法,许清宵没有多想了,接受加冕。



“陛下诏曰。”



“武昌元年,大魏遭遇异族国叛乱之祸,大魏户部侍郎许清宵临危受命,统御六部,指挥战局,一日除蕃,三日灭唐,力挽狂澜,平乱异族,战功赫赫,威名四海。”



“朕,今日册封大魏户部侍郎许清宵,为大魏平乱侯,世袭罔替,受万民朝拜。”



“钦此。”



太监之声,响彻整个京都,而就在此时,这一刻万民朝拜许清宵。



“草民叩拜平乱侯。”



百姓们纷纷下跪,朝着许清宵磕头,他们心甘情愿臣服,不仅仅是因为许清宵是侯爷,而是许清宵这一年来的所作所为,每一件事情,都历历在目。



大儒不公,怒怼大儒。



刑部打压,大闹刑部。



郡王有罪,圣意斩王。



番商坑害,血洗商贩。



太平诗会,诗成千古。



文宫自证,圣人朝拜。



番邦脱离,平乱异族。



一日入品,一月明意,三月立言,六个月成大儒,这一件件事情,百姓们可是历历在目啊。



许清宵配得上这个侯位,甚至封许清宵为大魏平乱王,他们都愿意。



大魏皇宫。



女帝将玉冕拿起,而后许清宵缓缓弯腰朝拜女帝,下一刻,女帝将玉冕为许清宵待上。



略带热气的玉手触碰,许清宵没有任何一丝其他想法。



只是女帝内心有些说不出来的异样,她为许清宵束发之后,随后缓缓开口道。



“平乱侯。”



“你为大魏立下如此功劳。”



“朕,可许你一个心愿。”



女帝望着许清宵英俊无比的面容,声音平静,但这道声音却传遍大魏京都之中。



她忽然开口,也让众人好奇,因为没有这个环节。



一般来说,加冕结束后,就彻底结束了,然后宫内外一片欢喜。



可没想到的是,女帝竟然许许清宵一个心愿,这就让人有些好奇了,但大家更加好奇的是,许清宵会选择什么心愿。



看着女帝绝美的面容,许清宵有些好奇。



思索一番,许清宵朝着女帝一拜,而后缓缓开口道。



“臣,到没有什么心愿。”



“只是臣有一事相求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。



声音也传遍整个京都。



“平乱侯直说。”



女帝出声。



“此番平乱之战,并非是臣一人之功劳,是大魏朝廷,六部尚书,文武百官,以及边关将士,还有大魏百姓的功劳。”



“这份功劳,臣不敢独揽,也算不上头功。”



“臣认为,真正的头功,是我大魏百姓,如若没有百姓支持,此战臣无论如何都赢不了。”



“所以,臣希望,陛下开恩。”



“免我大魏百姓,三年粮税。”



“臣,多谢陛下。”



说到这里,许清宵朝着女帝深深一拜,这一番话,倒不是早已想好,也没有多大的目的,是真真实实,为大魏百姓谋福。



战胜了附属国,大魏国库暴增,而当下要做的事情,就是与民同乐,国库有钱了,大搞建设这是好事,可对百姓来说,暂时性没有实质好处。



唯一的好处就是得到了尊严和自信,可这种东西暂时填不饱肚子。



热度很快就会下降。



第一百九十一章:封侯之日,蓬儒大闹,怒斥昏君,大魏受辱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