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八十二章:屠城!屠国!宣战既死战!陈国傻眼!   大魏读书人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八十二章:屠城!屠国!宣战既死战!陈国傻眼!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国家兴亡!匹夫有责!



大魏王室!临阵怯战!



大魏文报之上,这十六个字,几乎是指着各地藩王的鼻子狠狠骂了一番。



而文章内容,许清宵也是口诛笔伐。



藩王拿着朝廷的俸禄,吃的百姓民脂民膏,贪图享乐,拥兵自重,如今大魏江山岌岌可危,你们不主动出来保家卫国就算了。



现在朝廷让你们为国征战,你们却找各种理由搪塞,拒不出兵?宁可看着百姓于水火之中,也不出手相助,其心可诛。



许清宵通篇围绕的就是,这些藩王的权力,吃住行到底多奢侈,然后拿女帝出来对比,皇帝建宫殿,需要考虑国库有没有银两,大臣们愿不愿意答应。



而这些藩王们,想建宫殿就建宫殿,吃穿住行,可谓是奢华无比,引起民间百姓仇富之心。



同时再怒斥藩王,吃了喝了,纵乐享福也就算了,却不曾想在这个节骨眼上,竟然还想要谋私谋利。



甚至出兵保家卫国,还要让大魏朝廷给银两,这些年各地藩王得到的税银还少吗?



许清宵这篇文章写出,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。



整个大魏百姓都愤怒了。



他们拿着文报,大声痛斥。



“这群狗屁藩王,吃着大魏,用着大魏,现在要让他们出去打仗,一个个贪生怕死。”



“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我儿子才不过二十岁,便去参军,是生是死我这个当爹的还不知道,但为了大魏,为了国家,就算是他战死沙场,我也无怨无悔,对比这些藩王,苦难之时,享受人间极乐也就算了,如今大魏江山都快没了,他们还纵马享乐,当真不为人子也啊。”



“真是一群狗东西,都到这个时候了,竟然怯战?就应该让陛下下令,把这些藩王全部砍了。”



“自古以来,藩王就没几个好东西,拥兵自重,威胁朝廷,唯一的作用,就是镇守边关,可如今大魏都打仗了,他们居然拒绝出兵?我一个侄子就在一个藩王手下当兵,我现在就去写信,让他滚回来,他要是继续助纣为虐,我就不认这个侄子了。”



“对,诸位,我等人言甚微,但我等可以发动力量,让自己族人退出文报上这些藩王的军队,我就不信了,没有兵,这些藩王还敢嚣张吗?”



百姓们议论纷纷,他们怒骂藩王不作为,但人言甚微,直到有人想到这个主意,一时之间,引来大家争先恐后的模仿。



毕竟光骂不解恨啊,必须要这样做,才解恨。



最先炸锅的是大魏京都,其次随着各地各府的文报开售之后,越来越多的骂声响起,众人都在指责藩王们的行为。



没有人会不气,尤其是百姓们。



许清宵这篇文章,可谓是杀人诛心,世人都知道这些王爷们一个个手握大权,过的生活自然也是极奢。



百姓知道,但也认命,谁让人家出身好呢?



可认命归认命,酸还是会酸的,平日里不敢说,是怕得罪王爷,而许清宵文章最可怕的一点就是,围绕王室的使命。



他们吃好喝好,因为他们是王室,百姓们也认命,但能够作威作福也是要有代价的,保家卫国,这就是王爷们的代价。



换句话来说,许清宵这篇文章给老百姓们看的感觉就是。



我们辛辛苦苦一辈子,种田做生意,伺候你们这帮王爷也就认命了,毕竟要的就是你们保护我。



可现在你们一个个怯战,连最起码的保护都没有?那我还伺候你?滚一边去吧。



这篇文章的杀伤力,足够所有藩王吃一次大亏了,即便是这些藩王答应去援助,也于事无补了。



百姓先入为主,对这些藩王极其厌恶,不过个三五年甚至是十年,他们心中的芥蒂绝对不会消失。



这一招。



许清宵算是狠狠地咬下各地藩王的一块肉了,而且是连皮带血给咬下来的。



大魏京都。



怀宁王府中。



当怀宁王看到今日的大魏文报后,他不由长长吐出一口气,而后将文报放在桌上。



眼神之中满是冷意。



不过这冷意并非是针对许清宵的,而是针对这群藩王的。



昨日,他已经将所有的利弊全部说出来了,可没想到的是,这群藩王竟然还是一意孤行,当真是一群蠢人。



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,结果被许清宵明着摆了一道。



“一群蠢材,若与尔等为伍,本王大计,只怕到死都完成不了。”



怀宁亲王冷笑,他笑这帮藩王愚蠢至极,不懂得取舍,只想着好处,却从懂得舍弃。



不过这样也挺好的,最起码有利于自己。



只是许清宵这一招,已经不是逼迫藩王援兵了,而是打击藩王在民间的威望,这样一来,若是有藩王起兵勤王,将会遭到阻拦。



民意这种东西,平时看不见,可要是凝聚起来了,那就不一样了,任你谋算如妖,在民意之下,都是虚无。



这是洪流,无法阻挡的洪流。



怀宁亲王知道,今日过后,各地藩王将会真正见识到许清宵到底有多狠辣了。



与许清宵也算是交手过几次,再加上这接近一年来,大大小小的事情,怀宁亲王对许清宵的评价很简单。



心狠手辣!



无视规矩!



这个心狠手辣,是站在大魏王朝这个角度,而无视规矩,就不用解释了。



而许清宵之所以能这样心狠手辣,无视规矩,其原因就是,许清宵太懂得‘借势’了。



每一次,许清宵都能通过借势来扭转局势,借百官之势,借女帝之势,借天下民意之势。



想要对付许清宵,就必须要限制许清宵这借势之力。



只是他想不到如何限制。



可怀宁亲王知道,有人可以做到。



这个人,就在大魏京都之中。



他隐约猜得到,无论这场大战,最终的结果是什么,有一场劫难,正等着许清宵。



只是他没有多事,也不愿参与,静静等待即可,坐山观虎斗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



随着时间流逝,大魏文报的影响越来越大,这件事情也逐渐发酵。



大魏苏南郡。



苏南王坐在府上,观看女子跳舞,好不快活。



只是就在此时,一名谋士手握大魏文报,快速走来,神色难看,直接打断了苏南王的兴致。



“都出去,出去。”



谋士倒也直接,将众人驱赶出去。



“怎么了?”



苏南王皱着眉头,但他知道自己这位谋士,若无大事不会如此。



“王爷,您快看看,这是今日的大魏文报。”



谋士将文报递给苏南王,后者接过文报,微微皱眉,只是当他看到文报内容后,刹那间露出怒色。



过了一会,苏南王更是直接将文报甩在地上,大声怒吼。



“荒唐!”



“荒唐!”



“荒唐!”



他三声荒唐,显得无比愤怒。



许清宵这篇文报,简直就是在羞辱他。



身为藩王,他岂能不知许清宵这篇文章有多歹毒?



调动民意,向自己施压。



“他该死!”



苏南王攥紧拳头,目呲欲裂。



而一旁的谋士,则不由叹了口气道。



“王爷,现在说什么都没用了,许清宵已经调动民意,苏南郡已经有不少人知晓此事,过不了今日,民间百姓只怕都要闹起来。”



“到时候对我等不利啊。”



这谋士开口,提醒苏南王,不要做意气之争。



可苏南王冷哼一声,望着谋士道。



“他们若是闹,就让他们闹,本王今日还就不出兵了。”



苏南王也是有骨气,说不出兵就不出兵。



可谋士摇了摇头道。



“王爷,现在已不是我等愿不愿意出兵了,而是我等出兵之后,能不能压住百姓怒火。”



“属下已经令人查询情况,咱们这里还算好,镇西王哪里最惨。”



“镇西王有四十万精锐大军,可这些将士,也是有父有母之人,他们父母得知此事之后,以命相逼,让其退伍。”



“现在镇西王那边,可谓是一团糟,大量将士哭着喊着要退军,我大魏自古以来,以孝为首,一两个将士退军,倒也不算什么。”



“现在镇西王手下,有十万将士要退军,镇西王出面,结果您知道什么下场吗?”



“百姓拿菜叶子和臭鸡蛋砸镇西王,这事都传开了,镇西王气的暴跳如雷,却又不敢对百姓如何,已经选择发兵。”



“发了兵还被万民唾骂,下场很惨,咱们现在还来得及,只要现在回应,立刻发兵,至少不至于闹出退军之事。”



谋士哭丧着脸说道。



镇西王发生的事情,现在已经传遍了,别看镇西王手握大权,皇亲国戚,可面对如洪流一般的民意,该怂还是怂啊。



一两个百姓,在镇西王眼中如同蝼蚁一般。



可一两万百姓,甚至是全城百姓,镇西王算什么?他敢乱来吗?朝廷现在盯着这帮藩王看。



你真敢乱来,激怒民意,只怕各地藩王为了维护自身利益,也要过来砍你。



听到这话,苏南王脸色有些变了。



他还真不知道事态竟到这个程度。



想了想,苏南王一咬牙,显得无比憋屈道。



“发兵!发兵!发兵!”



苏南王深吸一口气,还有什么好说的?只能老老实实发兵吧。



难不成跟镇西王一样,被万民唾骂?回过头就算是发兵了,只怕也会被百姓嘲讽讥笑。



所以与其如此,不如直接发兵算了。



但还是很憋屈。



“王爷,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生气,属下已经吩咐好陈将军,到了战场上,除非是许清宵下令,让我军冲锋,不然的话,我军绝不会带头冲锋,甚至都不会参与此战。”



“保存实力,而且若真赢了,还可以捞到不少好处,王爷也亏损不到哪里去。”



苏南王的谋士开口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

“可......以许清宵这般狠毒,怎可能不让我军带头冲锋?”



苏南王不傻,许清宵让藩王出兵,不就是想要消耗藩王的底蕴实力吗?



怎可能不让?



“王爷,要真是如此,那我等可以乘机发难,引发兵变,毕竟我等将士也不愚蠢啊。”



谋士继续说道,让苏南王眼中闪烁光芒,过了一会,苏南王点了点头道。



“既如此,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。”



“不过这个许清宵......呵,想通过这一招来打压我等藩王?他还是太嫩了。”



“明面上我苏南王只有二十五万兵马,可背地里的兵马,他许清宵知道吗?一半兵力,即便是全灭了,又能如何?”



苏南王言语自信道。



顺便同意谋士之言。



“王爷英明。”



后者点了点头,随后着手安排此事。



就如此。



各地藩王,开始陆续发兵了。



镇西王的下场最惨,发了兵还被骂,其他藩王第一时间发兵,虽然心里不服,也很憋屈,可面对洪流一般的民意,他们还是屈服了。



而大魏文华殿内。



一道道声音响起。



“报,苏南王派兵十万,增援三军!”



“报,淮西王派兵十五万,增援三军!”



“报,云东王派兵七万,增援三军!”



大魏文报的作用,在这一刻彻底展现,调控大魏百姓之民意,仅仅只是一招,便压得各地藩王憋屈无比。



这便是民意之剑。



“报!许大人,此次藩王一共集结三百万将士,领兵陈国。”



随着声音响起。



许清宵也将目光从沙盘中收回来了。



三百万将士。



数量上不少,听起来很多,可实际上对比大魏王朝的人口,就不值一提了。



而对于这六十三位藩王,许清宵或多或少有所研究,真正拥兵自重的只有三十位左右,其余三十多位藩王,有一定将士,但为数不多,最少的也就是五万左右。



集结三百万将士,已经很多了。



再加上大魏二百七十万将士,一共便是五百七十万。



如此庞大的数量,已经不是横推陈国这么简单了。



许清宵要一鼓作气,直捣黄龙,将这次战乱,彻底平息。



至于这次派藩王领兵,许清宵还真不是为了削弱藩王实力。



如果单纯为了消耗藩王的实力,完全没必要这样做。



藩王的兵,也是大魏子民,让大魏子民去送死,这不是脑子有问题?



对付藩王的手段有太多了,自己如今掌握民意,只是随便试探一番,就能压的藩王叫苦连天。



等大魏真正强大起来,藩王之祸,轻而易举解决。



犯不着让他们去送死。



许清宵集结如此多的大军,其目的只有一个,杀穿陈国,一鼓作气,横扫异族之乱。



“传令,三军整顿休养,等待藩王援兵,这段时间,防守一切,万不可轻举妄动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下达军令。



“是!”



后者开口,紧接着离开。



而许清宵的目光,则落在陈国七十二府之地上。



“守仁,此战只怕是一场硬仗啊。”



一旁的安国公开口,他望着这七十二城,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。



之前的蕃国,唐国,阿木塔,突良,许清宵可以用计谋攻下。



而这陈国,七十二府,横竖而成,本身就是用来御敌的,再加上敌军有所防备,这一仗,只怕很硬,用计谋都没用。



“恩。”



“是场硬战。”



许清宵点了点头,对于陈国之战,许清宵有自己的想法。



一个天大的想法。



自己若是做了,只怕天下人都要哗然。



可不做的话,对整体战局不利。



也罢。



都到这个地步了,无论如何,都不能遗有遗憾。



许清宵不语。



一旁的安国公只是看了一眼,神色显得有些沉默。



就如此,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


战报消息也是一则接着一则,基本上都是某某藩王援兵已到,有些藩王距离陈国比较近,一两天的时间,都能到。



一直到第三日。



一则不好的战报传来。



“报!”



“我军遭遇突袭,死伤三万。”



就在此时,随着这则战报响起,整个大殿所有人全部变色。



“这怎么可能?三军大营有两百七十万将士,如若遇到突袭,对方必死无疑,怎可能死伤数万?”



周严开口,他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。



二百七十万大军聚集在一起,这是何等的画面?陈国若是派人突袭,可以说无论是从哪一个角度,死的都应该是陈国将士。



“回尚书大人,是有数千陈国百姓,他们假装逃战,取得我军信任,我军想探查陈国内部消息,却不曾想这些百姓,身上贴了天雷符,引发天雷,死伤过万。”



“此时,陈国上下举国欢呼,我军士气有所下降,射阳侯请命,提前攻城。”



后者回答,将战报详情说出。



此话一说,众人脸色变得无比难看。



“该死!”



“天雷符?这是突邪王朝的东西。”



“这种东西,价值不菲,这还真是够舍得啊,数千张天雷符,再加上数千条人命,陈国百姓难道就无动于衷吗?”



众人开口,纷纷感到愤怒。



“回诸位大人,陈国百姓不知多开心,他们更是站在城楼上,大声欢笑,对我军极为仇视。”



对方回答道。



“好了。”



“不用再说了。”



“告诉射阳侯,不可战。”



“周尚书,再拟一道圣旨,后日此时,我要各地藩王援兵全部到齐战场。”



“迟到一时辰,斩首领。”



“迟到三时辰,斩将领。”



“迟到六时辰,皆斩。”



许清宵冷声开口,他知道陈国仇视大魏,但没想到的是,陈国竟然玩这招,以百姓之命,换大魏将士之命。



这一招还真是歹毒啊。



不过战场上也没有什么歹毒不歹毒,只要能赢,哪怕是再阴险也无所谓,就好像自己下令投毒一般。



只能说他们太低估陈国的人性了。



但这样也挺好的,自己的计划,也能彻底落实了。



“属下听令。”



后者回答,再次传达信息。



就如此,大殿陷入寂静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



陈国境内。



第一城口,四五千名百姓,站在城口之上,敲锣打鼓,他们振奋而悦,大魏未战,便死伤三万,而对陈国来说,不过是牺牲了一千人罢了。



大大提升士气。



城墙之上,陈国的百姓叫嚣着,辱骂着大魏将士。



两国之间的仇恨,比众人想象之中还要可怕。



而这一切,只因为当年太祖的一句嘲讽,陈国记了七百年。



如今在他们眼中看来,这就是报仇雪恨。



三军大营。



随着天旨传令而来,十二位列侯脸色都不太好看。



许清宵的命令,他们不能不听,可今日吃了这么大的一个亏,他们也不服啊。



“他娘的,这帮援兵还不到期,要是耽误了时辰,老子把他们都砍了。”



广阳侯忍不住开口骂道。



而其他列侯都显得沉默。



他们没有权利开战,只能等藩王援兵到齐。



大营气愤很压抑。



可三军的气氛更加压抑。



只是,众人没有办法,只能静心等待,同时加强防护。



时间一点一点过去。



转眼之间,到了翌日。



六十三藩王,已经到了四十余位,还差最后二十来位。



藩王援兵到齐,由射阳侯等人管控,彼此之间发生了一些争执,可最终还是被射阳侯等人镇压。



他们身为列侯,压不住藩王正常,但藩王的手下,还是能压制住的。



一支支兵马不断出现。



各地藩王勤兵也逐渐到齐。



就如此。



又过了翌日。



在许清宵新的命令下达之后,各路援兵的确不敢耽误时间,许清宵有多凶,他们是知道的。



五百七十万大军,出现在陈国之外,如此之多的人口,占据了几条山脉,一眼看去,密密麻麻,到处都是大营。



而随着将士到齐。



射阳侯迫不及待给许清宵传达情报。



大魏宫中。



文华殿。



当射阳侯的情报出现时。



许清宵也迅速回信。



“全军整装待发,明日卯时一刻,攻城!”



“大荒军为先锋!”



“藩王援兵,麒麟军,天子军,依次出征。”



“临阵怯战者!杀!”



“将逃者,杀!”



“前行兵退者,杀!”



“此战!一鼓作气,横扫陈国。”



“五百七十万大军,只剩一人,也战。”



这是许清宵的命令。



在很多人眼中看来,他是集结大军,是要打持久战,要与陈国硬碰硬。



可实际上,许清宵压根就没想过打持久战,五百七十万大军,他要用命堆,哪怕只剩下一人,他也要横扫陈国。



因为这一战,至关重要。



第一百八十二章:屠城!屠国!宣战既死战!陈国傻眼!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