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七十三章:全面宣战,犯我大魏者,虽远必诛!   大魏读书人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七十三章:全面宣战,犯我大魏者,虽远必诛!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其次再得知蕃国投降后,信武侯杀降。



两件事情同时出现,让他们目瞪口呆。



蕃国输了,这也不算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,只能说大魏很强。



可杀降就不一样了,这完全是不同的事情,胜负乃兵家常事,输了很正常,哪个国家没打输过仗?



杀降就罕见啊,尤其是大魏王朝杀降,这更加不可思议,一旦杀降,读书人会放过大魏吗?



“杀降!大魏竟然敢杀降?他们疯了?”



“蕃国国君,被杀了吗?”



“狠,狠,太狠了,我等不过是有些挑衅,大魏竟然如此之狠?灭了蕃国?”



“这不可能,绝对不可能,大魏没有那么蠢,他们突袭蕃国,这点我相信,可杀降?这绝对不可能,不是大魏之作风。”



“是啊,大魏怎可能杀降?”



司龙王宫,当各国来使得知许清宵杀降,各国使者的反应完全不同。



大部分第一反应是不相信,有部分好战之国的使者,充满着愤怒。



还有一部分来使沉默不语。



大魏杀降,他们肯定是要谴责的,可问题是谴责有什么用?



眼下他们意识到一件事情。



大魏认真了。



在杀降之前,他们都认为这是大魏正常反应,毕竟大家伙组队起来,挑衅大魏王朝,身为上国之上的大魏王朝,自然要派兵镇压一番。



不管是走个形式还是假装打一打,派兵肯定是要派兵的。



只不过众使者都认为,打两场表演赛,大家都不要死太多人,然后一边打一边谈判,差不多了,相互退步相互满意,就到此为止。



可现在不一样了。



都已经杀降了,还跟你搁这里开玩笑?还表演赛?大哥,醒醒吧,玩真的了,要灭国了。



一时之间,不知道多少小国使者慌了,他们内心彻底慌了。



别看大家组在一起,报团取暖,可问题是,你又不会把兵力全部集中在我们国家,打不过咋办?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屠国?



“诸位!”



也就在此时,司龙王的声音响起。



他一眼便看出各国使者心中在想什么,当下出声。



顿时,众人目光看向司龙王。



“大魏杀降,犯滔天大罪,天下读书人不会放过总指挥使许清宵,也不会放过大魏王朝的,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。”



“而且,你们知道为何大魏这次要杀降吗?他们怕了,他们害怕我们聚集在一起,所以杀鸡儆猴。”



“故此,我等绝对不能让他计划得逞,他越是杀降,就越代表他们心虚,他们害怕。”



“现在,我等要做的就是,团结一致,抵御大魏,只要能拖住大魏前进的步伐,大魏内部就会自己乱起来的。”



“还有,不要妄图想要投降,大魏杀降,现在投降有用吗?”



司龙王开口,一番话说的这帮来使沉默。



实际上,当蕃国被灭国后,众来使第一反应的确是想要投降,他们的确怕了。



以为是大家聚集在一起,给大魏施压,逼迫大魏退步,要么他们独立出去,要么赔偿银两二选一。



可没想到,真动刀子了。



打和没打是两回事,叫的再凶都不如碰一碰那么直接。



谁都不想成为大魏铁骑下的亡魂。



可司龙王说的也没错,人家都杀降了,就意味着已经撕破脸了,如此一来的话,降的确没用啊。



“司龙王,那我等接下来该怎么办?”



“是啊,司龙王,您给我们出个主意,我们听您的。”



“对,听司龙王的。”



不少人开口,推崇司龙王。



而司龙王也没有任何拒绝,直接站起身来,来到沙盘面前道。



“孤已得到情报,大魏第二军,分别在唐国,阿木塔,突良三地扎营,唐国说到底也是大魏分支,不像我等异族一般。”



“所以,孤料定,许清宵必会进攻阿木塔和突良二地,暂时不会进攻唐国,应该会去劝降。”



“可许清宵想错了,唐国乃是十国之一,他们早就想要独立出去了。”



“所以,唐国不会劝降,甚至会乘机突袭大魏第二军,这个时候,燕国,京图部落,尤安部落,竭尽全力去支援唐国。”



“与唐国配合,袭杀大魏第二军,如若运气好,必能重创大魏第二军,即便是运气一般,也能让大魏第二军吃个大亏。”



“尔等觉得,孤意如何?”



司龙王极其了解大魏,他瞬间完成判断,笃定许清宵不会进攻唐国,只会进攻阿木塔与突良部落。



毕竟唐国是分支罢了。



“此计妙也,司龙王大才。”



唐国使者起身,他满脸欣喜。



其余异族国来使也纷纷点头赞同。



不过司龙王继续开口道:“有一件事情,必须要注意。”



“第一战,蕃国之所以如此快投降,有一个关键点,蕃国国君让各国部落冲杀在前,想要保留本国实力。”



“这就是灭亡之根本,蕃国国君也该死,诸位一定要将这件事情告知尔等国君。”



“援军不是白送死的,所以接下来每一战,都必须要让本国主力先上,援军再上,以确保决心。”



“并且要对友军敞开大门,切不可互相猜忌,我等目前唯一的敌人是大魏,如果拖不住大魏,在场的人,有那个能活着?”



“到了这一步,不要再有侥幸心理了,谁要是再这样,等战后结束,屠灭此国,知道吗?”



司龙王特意拿出这件事情说出,他派出一万精锐铁骑,只回来了十几人。



一万精锐铁骑白白死在大魏,他如何不气?更气的是,自己好心好意送人过去援助,换来的居然是这个结果?



人多力量大没错,但人多心思多啊,所以他必须要讲清楚,谁要是还这样乱来,到时候屠灭其国,就不信还敢乱来。



“我等遵命!”



“我等遵命!”



众使者纷纷开口,司龙王说的没错,既然团结一致,如果还互相猜忌,那无疑是自找苦吃。



要知道,面对的敌人,是大魏王朝,又不是某个小国。



当下,司龙王的目光,不由落在沙盘之中。



唐国,必须要赢啊。



打得过打不过是一回事,必须要拖住大魏前进的步伐。



大魏这一步,杀的太好了,这一刀杀下去,天下惧惊,这帮异族哪里还有胆子拼杀啊。



自己只能稳住大局啊。



司龙王心中如此想到。



他之所以能统领大局,不是因为他的才华,也不是因为司龙一族有多强,而是他背后有人。



上面的指示很简单,前期拖,中期乱,后期杀。



这是上面的大局安排,前面必须要拖住大魏,不拖住大魏的话,根本没有任何希望能赢。



只要大魏前期被拖住了,中期就必然会有很多是是非非,什么藩王之乱,文宫之乱,民间之乱,大魏内部会有一大堆问题。



如此一来的话,等到大魏内乱了,他们就可以真正的出刀,那个时候有冤报冤,有仇报仇。



同一时刻。



大魏文宫。



当许清宵杀降之事传开后,整个大魏文宫彻底沸腾了。



谁也没有想到,许清宵竟然会下这个命令。



杀降啊!



这可是天理不容之事啊。



“许清宵,你当真是丧心病狂。”



“自古以来,杀降皆为不祥之兆,我大魏江山,七百年的气运,就要断在你手中吗?”



“一旦杀降,接下来每一场仗,大魏都要付出血的代价,数万万无辜生命,将会因为许清宵而白白牺牲啊。”



“我要书写文章,我要书写文章,许清宵,你无有儒者仁义啊。”



大魏文宫已经沸腾起来了,到处都是骂声。



有人的的确确是真的愤怒。



只是这种愤怒之后,是叹息,是惋惜,是无奈。



但大部分儒生,则是一种狂喜,内心的狂喜,因为许清宵终于做错了一件事情,一件天大的错事。



大魏文宫的大儒们疯狂写文章,甚至有些大儒,带着一批儒生,直接朝着皇宫走去。



“走!我们去觐见陛下,弹劾许清宵!”



““许清宵之行为,天神共愤,去大魏皇宫,去见皇帝。”



大儒们的声音纷纷响起。



而文宫中,蓬儒却没有说话,显得无比平静,他没有发表任何言论,但也没有阻止这些大儒去皇宫弹劾。



不多时,几百位儒生来到大魏皇宫外,五位大儒要求面见圣上,但得到的却是拒绝。



女帝不见。



一时之间,五位大儒显得有些面红耳赤。



“陛下不见,我等就坐在这里不走了。”



“许清宵杀降,违背仁义道德,违背人道,请陛下降罪,罢免许清宵之职。”



“自古以来,杀降为不详,许清宵灭我大魏国运,毁我大魏根基啊。”



几位大儒声音如雷,在宫外大吼大叫,斥责许清宵,辱骂许清宵。



而宫内所有人听的一清二楚,只是没有人搭理他们罢了。



下一刻,有大儒压着声音,让这些儒生去喊人来,聚集大魏京都所有读书人,来宫外请愿。



文华殿中。



许清宵将七封书信交给信使,让其快马加鞭,送到射阳侯手中。



而宫外,大儒们的骂声彼此起伏,扰的人心烦意乱。



“这帮老东西,一直吵吵闹闹,守仁,你下道令,老夫把他们全部抓起来。”



刑部尚书张靖第一个开口,他听着帮大儒的叫喊声听了快半个时辰了。



的确觉得吵死了,故此希望许清宵下到令,直接把这帮家伙全抓了。



反正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朗了,大魏要赌国运了,还怕你狗屁大儒?说句不好听的话,大魏很有可能要没了,你大魏文宫地位再崇高又如何?



有大魏王朝崇高吗?



逼急了,当真杀儒信不信?



“留他们有大用处。”



许清宵摆了摆手,这些大儒所作所为,完全在他预料之中。



不去针对,不是怕,而是许清宵需要他们这样闹。



闹得越大越好。



大约四个时辰后。



信武侯战报再次送来。



这一次送来的战报极多。



而且信使将战报展开道:“许大人,侯爷说,要让属下大声宣读。”



这信使如此说道。



许清宵点了点头,他大概猜到信武侯发来了什么战报。



“臣,信武侯,奉命清点蕃国战品。”



“战马十五万匹。”



“蕃国存储粮食四百五十万石,诸国援助粮食八百七十万石。”



“国库白银十二万万两,其他金银珠宝估算五万万两。”



“战甲二十万套,战刀十五万柄,攻城器四十架,巨型玄铁弩箭十架。”



“以上,为四个时辰搜刮清点之物,依有大量资源未查清。”



“请许大人清点收纳。”



当声音响起,文华殿内,众人再一次愣住了。



尤其是户部尚书顾言。



他死都没有想到,区区一个蕃国,居然这么富有?比大魏还要富有?



这还真是.......意想不到啊。



尤其是存储的粮食,高达四百五十万石,各国支援八百七十万石,加起来就是一千三百二十万石粮食啊。



这他娘的,也太富有了吧?



一石等于一百斤粮食。



一个正常士兵,一顿饭可以吃十斤左右,不过吃饱一顿饭,可以挨十天饿。



行兵打仗,基本上的口粮分配就是一天一斤,也就是说一石粮食,够一百个士兵吃一天。



三十万大军,一天的基本口粮就是三千石粮食。



一个月也才不过九万石。



一千三百二十万石粮食,够三十万大军吃他娘的十二年啊。



再加上这么多金银珠宝,还有各种好处,譬如说蕃国的劳动力,蕃国的矿山等等。



顾言有点晕了。



他算不来这笔账了。



这比杀多少番商还要赚啊。



打仗不是要花钱的吗?怎么感觉好像赚了很多一样啊?



这打一个国家就赚这么多银子!



这要是打完百国,大魏岂不是.......得倒退五十年啊?



不仅仅是顾言要晕了,在场谁不晕?



这还仅仅只是搜刮了一部分?



全部搜刮下来,得有多少银子?多少粮食?还有这么多的劳动力?



这他娘的!



想都不敢想啊。



“传令下去,国库银两,大魏第一军,大获全胜,蕃国国库银两,运输大魏,死去将士,按五倍抚恤金发放,若有儿有女有父母者,赡养至成年,读书识字,全由大魏支出。”



“重伤残疾者,也由大魏赡养余生,国库一成直接犒赏大军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他财气十足道。



蕃国的国库,大约二十万万两左右,算上金银珠宝,古董字画等等,第一军三十万人,扣除战死之人,差不多二十七万五千左右。



按照国库两成,也就是说活下来的每人可以分到一千两白银的奖赏。



这是天大的恩赐。



他们一个月一两军费,一人一千两,一辈子都难以赚到的银子。



如果不是因为抚恤金以及赡养后代的事情,许清宵甚至愿意直接将这二十万万两全部分出去,不为别的,就是为了激励三军。



没有什么,比白花花的银子更有诱惑力。



但许清宵更加明白的是一件事情,银子有了,也会贪生怕死,所以许清宵将大部分的银子,安置在战死者身上。



让这些将士们明白一个道理。



你们死了!



你们的儿女,妻子,父母,由大魏赡养。



你们重伤残疾了。



你们这一生,也会由大魏来赡养。



只有这样,才能让将士们义无反顾地保家卫国。



的确,当许清宵这般开口,武官们集体不知该说什么了。



许清宵太大方了。



大方到他们不知该说什么。



对比一下顾言。



许清宵才是真正爱民爱兵之人啊。



“去吧,将此事告知信武侯,让他宣告大军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随后目光还是锁定在沙盘之中的唐国。



第一战结束了。



马上便是第二战。



许清宵十分清楚,自己前期必须要速战速决,绝对不能被拖住。



他要狠狠地打。



打到异族国彻彻底底怕了。



这样的话,才有转机。



大魏必须要保持一个无敌的姿态,一路横推。



才能震慑敌人。



靠嘴皮子,是没有用的。



而就在翌日。



卯时。



一篇文章,出现在大魏许多郡地。



【杀降为不详!许清宵灭我大魏国运!毁我大魏根基!】



是大魏儒报上的文章。



换句话来说,是整篇大魏儒报上,只刊登了这一篇文章。



其内容无非就是围绕‘降军不可杀’的原因解释了一大堆。



说许清宵残暴无德,杀了十七万无辜生命。



整篇文章,激昂无比,把许清宵上上下下骂了一遍。



的的确确引来许多百姓讨论。



并且主笔之人,还是张宁。



一时之间,民间顿时出现诸多谣言。



有的谣言说,许清宵已经心魔入体了,他修炼了异术,整个人成为了疯魔。



有的谣言说,许清宵通敌他国,故意杀降,要毁大魏根基。



不仅仅如此,各地藩王几乎是在第一时间,便纷纷写起奏折,辱骂许清宵,甚至有的藩王,更是要求女帝赐死许清宵。



引来各种争议。



尤其是读书人,更是各种破口大骂。



写请命书,请陛下罢免许清宵,甚至要赐死。



大魏皇宫外。



聚集的儒生也越来越多了,有数万儒生在外,每隔一段时间便传来坚定之声。



“许清宵杀降,天理不容,请陛下明鉴,严惩奸臣。”



这声音就是一刻钟响一次,的确让人心烦意乱啊。



然而天下百姓虽然争议,可所有人都在等许清宵如何回应。



毕竟许清宵在民间威望,实在是太高了。



暂时性,百姓们并没有过多去言论,而是好奇,许清宵会如何回应。



终于。



又是翌日。



卯时未到。



一辆辆马车行驶入各大郡城,府城,县城。



一份份大魏文报,不收取任何一文钱,免费发放至百姓手中。



百姓们争相抢后。



当拿到大魏文报时。



令人震撼的文字入眼。



【犯我大魏者,虽远必诛】



简简单单八个字。



是许清宵强而有力的回应。



是许清宵对杀降的回应。



这一刻,百姓们震惊了。



而与此同时。



大魏文宫内,许清宵的目光,也缓缓落在大魏文宫。



时机成熟了。



他要动手了。



“来人!”



一瞬间,许清宵的声音响起。



第一百七十三章:全面宣战,犯我大魏者,虽远必诛!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