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五十四章:废儒!赐爵!一品!兵圣!   大魏读书人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五十四章:废儒!赐爵!一品!兵圣!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着实有些没趣。



“好。”



“好。”



“好啊。”



“许清宵,不愧是有新圣之资,仅仅只是成就大儒,便逼的我大魏文宫两尊大儒自废儒位。”



“当真是好啊。”



蓬儒开口,语气之中充满着冷意,孙静安与严磊自废儒位,对朱圣一脉来说,损失极大。



不仅仅是实力上的损失,颜面上也有巨大的损失。



只是两个大儒,并可能撼动朱圣一脉的。



不要说两个,十个也没有用。



而他冷笑,就似乎因为这个,因为许清宵的狂妄和无知。



总有一天,许清宵却要因为今日的狂妄,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

蓬儒心中这般想到。



“蓬儒放心,如若许某成圣,此后人间绝无此等大儒。”



许清宵顺着对方的意思回答。



你不就是想说,还没成圣人就搞没了两个大儒,这要是成圣岂不得了?



那许清宵就如此回答。



反正已经闹到这个地步了,难不成还去求和?



再者,大魏文宫有两大派系,无非是朱圣一脉势力大罢了,可又不代表大魏文宫就只有一个派系。



天天说与天下文人为敌,说来说去还不是与朱圣一脉为敌。



可笑至极。



许清宵的回答,让蓬儒没有再说话了,他知道口舌之争没有任何意义,尤其是还争不过。



站起身来,蓬儒杵着拐杖。



今日输得太彻底了。



但今日之事,绝对不可能到此结束。



蓬儒起身离开了,朝着大魏文宫走去。



至于严磊,他也跟了过去,而孙静安不同,他早就走了,心性都被打没了,还留在这做什么?



人们静静看着,今日这一闹,两尊大儒被自废儒位,成就许清宵新圣之资啊。



他们离开。



许清宵静静望着,他心里清楚的很,朱圣一脉肯定不会白白吃这么一个大亏,只不过眼下还不敢闹腾,至少等这件事情过去再说。



待蓬儒走后,许清宵朝着六部尚书以及诸位国公道。



“诸位大人,清宵刚刚突破大儒之境,打算先回去休息几日,好好参悟。”



许清宵以参悟为由,打算离开。



“去吧,去吧。”



“守仁侄儿,去吧。”



“赶紧去,没事,不用管我们几个老家伙。”



众人笑道。



许清宵也朝着诸位百姓微微一拜,紧接着这才离开。



证得大儒,许清宵的确需要好好稳固稳固一下,同时也有许多事情等着自己去处理。



不能在这里待着了。



许清宵离开了,留下了众人。



而陈正儒等人也准备散了。



“诸位大人,眼下既然没事,就到寒舍中小聚?”



陈正儒做出邀请,想要邀请其余五部尚书家中一聚。



“好。”



“甚好。”



众尚书纷纷答应,而安国公也召集众人去家中聚会。



聚会其实是个幌子,其主要还是想要谈论一下接下来的事情。



许清宵如今的地位,已经截然不同了。



之前是户部侍郎,对大魏朝堂来说,不过是一个小官,之所以许清宵能如此如鱼得水,是因为许清宵为人处世极好,得到六部尚书的喜爱,武将这一脉同样喜欢许清宵这种性格。



再加上陛下对许清宵器重。



可说到底,许清宵还是不能真正影响到什么,终究原因是许清宵地位不行。



四品侍郎,可以提意见,做不做看大家的意思。



现在不一样了,许清宵依旧是四品,可许清宵成为了大儒,而且还有新圣之资,以前说许清宵有圣人之资,是夸赞许清宵。



现在不一样了,现在是真正的圣人之资了。



所以许清宵的地位大大提升,无论是在朝堂还是在民间。



简单来说,就是许清宵说的话,以后大家都要认真去听了。



不仅仅是大魏文宫,即便是大魏文宫内,也有许多大儒聚集,他们要讨论这些事情了。



许清宵今日所作所为,必然会引来各方的注意和讨论,不可能没有影响的。



大约一个时辰后。



突兀之间,大魏文宫,宣布一道圣旨。



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,许守仁年仅二十,证得大儒之位,前无古人后无来者,当为绝世大儒,大魏文人皆楷模,同,即日起,许守仁为大魏大理寺卿,督察院督察使,在设八门京兵总统领之职,由许守仁任职。”



“同,怀宁亲王识人不淑,诬陷许守仁修行异术,故罚怀宁亲王禁足半年,罚俸一年。”



“同,大魏王朝,再添大儒,许守仁当有新圣之资,实乃大魏之福,赐许守仁伯爵之位,号昌国伯,取意昌盛大魏,大魏京都,设宴三万,君民同乐。”



圣旨一出。



引来百姓欢呼,许清宵官职提升,四品升三品,在往上一步就是尚书。



大理寺卿,督察院督察使,还有八门京兵总统领,这三个可不是名衔,而是真正的掌权。



换句话来说,许清宵掌握了半个刑部,再加上一部分的兵部,文武双权啊,没错,是文武双权,权力的权。



看得出来,女帝真的很器重许清宵,不是一般的器重。



至于爵位,就更别说了,直接提升为伯爵,再往前一步就是侯爵。



自北伐结束后,大魏就再也没有新的侯爵了。



可以说,许清宵已经彻彻底底在大魏稳固下来了,甚至许清宵可以发展自己的家族势力。



已经彻彻底底进入了权贵这个领域,无非是许清宵愿不愿意的问题。



百姓欢呼,因女帝的圣旨感到满意,对他们来说,女帝识才,这是明君的象征啊。



而此时此刻。



看似已经平静的大魏京都,却依旧波涛汹涌。



陈正儒家中。



六部尚书正发生极其激烈的争吵之声。



是刑部尚书张靖和户部尚书顾言吵起来了。



“守仁必须要当刑部尚书!还户部尚书呢,你做梦吧!他去你们户部也就是熬一熬资历,你不会以为陛下让他去户部,是为了让他当户部尚书的吧?”



张靖的声音响起,充满着怒意。



反观顾言,冷笑连连。



“笑死老夫了,你有脸说这个话吗?去刑部做什么?如今大魏需要发展,守仁乃是不世之才,让他去你们刑部当刑部尚书?你在做梦吧?天天判案子?就算守仁判一百个案子,也不如在户部待一天好。”



“如果没有守仁,你有这么轻松吗?老夫可是听说了,最近刑部大力招兵买马,你也不想想,你这招兵买马的银子,是从哪里来的。”



顾言讥讽道。



“以前国库空虚,我没话说,现在国库有这么多银子,你还拉着守仁做什么?求求你了,别拖着守仁了。”



张靖双手合十道。



“现在还不空虚?你是不是脑子有问题,大魏官员要不要涨点俸禄了?礼部要不要修缮一些官府宅邸了?兵部要不要准备一笔钱,以备不时之需?工部要不要再培养一批工人?”



“你在这里说胡话?”



顾言骂道,顺便还拉着其他几个尚书出来一起说话。



“实话实说,兵部的确需要银两,不过你们也别争了,明眼人都知道,守仁以后一定是入我兵部的,刑部?户部?得了吧。”



周严开口,前面半句话是帮顾言,但后面的话,惹来两人笑了。



“兵部?哈哈哈哈哈,你在这里搞笑?”



“周严,你不瞧瞧你自己是什么德行?还去兵部?去兵部做什么?守仁现在已经是大儒了,走的是文道,去兵部干嘛?训练新兵啊?”



“别的不说,去刑部和户部,最起码还有个道理,去你们兵部?你看陛下答应不答应!”



两人讥讽道。



“行了,行了!”



也就在此时,陈正儒开口了,他制止众人继续这样吵闹了。



陈正儒有些头疼,是邀请六部尚书过来,是讨论一下关于许清宵未来的走向。



结果这几个尚书就一直在争许清宵,当真是没有一点格局。



“无论是去户部还是去刑部,亦或者是兵部,其实说到底都有些不妥,守仁之才,古今往来罕见。”



“所以老夫想,让许清宵接替我这个位置。”



陈正儒开口,说出自己的想法。



“接手你的位置?”



“陈大人,敢情你是在这里等着啊?”



“去吏部?去吏部不是浪费人才,我不同意。”



“我也不同意,与其去吏部,还不如就待在户部。”



“是啊,让守仁去吏部,还真是浪费人才。”



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说道。



根本瞧不上吏部尚书这个职位。



“老夫的意思是说,让他接替丞相之位。”



陈正儒有些没好气了,吏部尚书怎么了?吏部得罪了你们?再嚷嚷,都给我撤官。



“丞相?”



“这.......”



“倒也不是不可以。”



“丞相还行,可以可以。”



听到是丞相之位,众人点了点头,还算是能接受,毕竟丞相之职,是大魏朝堂最大的官员了。



正儿八经的正一品,权倾天下。



“眼下,我等还能再稳个十年,十年之后,我等该退要退。”



“既有了守仁,所以老夫打算,五年之内,辞官养老,让守仁来接替老夫的职位。”



“这样一来的话,六部上下,守仁都能关照,而且也能更好的施展其之才华。”



陈正儒如此说道。



他本来是打算再当十年的丞相,毕竟他现在已经快七十岁了,再来十年就要八十,身子骨没什么问题,但当官不能当太久,否则会被皇帝忌讳,这是为官者都明白的道理。



“陈大人所言极是。”



“恩恩,陈大人说的对。”



“如若是这样的话,那就没什么争的,直接扶持守仁当丞相吧,这样一来的话,六部都能雨露均沾。”



“唉,想我大魏,历经北伐,已至现在衰败,苦难多舛,未曾想竟得此等大才,为陛下而喜,而大魏而喜,为天下而喜啊。”



几位尚书点着头,他们赞同陈正儒的观点。



也算是确定一个大方向。



“行,那就这样定了,再让守仁磨一磨性子,也好让他早些接班。”



陈正儒定下这个方向。



为许清宵铺好路。



而安国公府。



众人则是坐在院内,听着安国公吹嘘。



“我跟你们说,守仁一定是要北伐的,实话告诉你们吧,你们知道为何老夫同意水车之事?”



“就是因为守仁偷偷找过老夫,告诉老夫,他支持北伐,如今守仁已有新圣之资,搞不好可能就是个兵圣啊。”



安国公越说越离谱,到最后更是把许清宵吹成兵圣。



只是这话一说,众人都激动了。



兵圣?



当代的兵圣?



好家伙,这要真是这样的话,他们兵家可就彻底要昌盛起来了。



“不对啊,叔,这守仁兄弟,没你说的这么亲咱们兵家啊?他一直跟着六部那帮文官在一起,怎么跟咱们有关系呢?”



有人好奇问道。



只是此话一说,安国公笑了。



“愚蠢。”



“你知道为什么守仁跟那帮老家伙那么近吗?只是打入敌人内部!”



“守仁为什么要赚这么多银子,你知道吗?他是给咱们赚钱去北伐啊。”



“这你们都不知道,国库如今有百万万两银子,大魏需要这么多银子吗?”



“大魏不需要,这些银子留着干什么?不就是留着打仗。”



安国公一番话,说的众人恍然大悟。



“对对对,我就说为什么守仁一直要赚银子,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。”



“好家伙,原来守仁兄一直在隐藏啊,我就说他每次看我眼神都不一样,是自己人啊。”



“是的,没错,守仁虽然平时不怎么来往,其实这是为了麻痹那些文官,可每次见到守仁,守仁对咱们都是客客气气的,这就代表守仁心里有咱们。”



“这样一说还真是,这次给咱们兵部拨款最多,犒赏三军,想着咱们呢。”



众列侯们疯狂点头,非常赞同道。



“行了,多的就不说了,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就行,以后见到守仁,可要当做自己人,不管守仁做什么,就只有一件事,那就是支持。”



“如果你们有什么事,没事去找找守仁,问问他,知道吗?”



安国公如此说道,看得出来,他是真的非常欣赏许清宵。



其实他看的出来,许清宵肯定不是个文弱官员,行事作风,都有大将风范。



这种人早晚是兵家的人了。



“行!一切遵国公之意。”



“对对对,一切遵国公之意。”



众人点头笑道。



而就如此。



大魏文宫。



蓬儒坐在朝圣殿中,面前坐着满是心事的严磊。



“蓬儒,被许清宵如此欺凌,我不服啊。”



严磊声音充满着愤怒,他真的不服。



“无妨,让他先嚣张一会,今日他的嚣张,已经被几个大人物盯上了,他彻彻底底得罪了朱圣一脉。”



“许清宵还是太年轻了,如果他在关键时刻,没有咄咄逼人,或许他会得到更多的好处,但他逼迫你二人自废儒位,引来了许多人不满。”



“只是眼下他风头太盛,暂时要避免锋芒。”



蓬儒出声,他并不认为许清宵赢了,反而认为许清宵做错了。



当然这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。



“蓬儒,可不管怎么说,我与孙儒的儒位已经废了啊。”



严磊有些难受道。



因为不管怎么说,他的儒位的的确确没了。



“放心。”



“等那件大事好了,老夫能恢复你的儒位。”



蓬儒如此说道,显得十分自信。



听到此话,严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,同时不由问道。



“那孙儒呢?”



此话一说,蓬儒冷哼一声道。



“他?他直接投降,没有了骨气,就让他做个普通人吧。”



蓬儒这般说道,已经看不上孙静安了。



严磊不说话,毕竟他与孙静安关系还算不错,孙静安之所以仇视许清宵,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他。



“行了,你回去吧。”



蓬儒没有多说了,让严磊先回去。



“是,蓬儒。”



严磊起身,离开了朝圣殿。



只是待严磊离开后,蓬儒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

“孙静安知道的东西太多了。”



他声音不大,仿佛是在感慨,但又仿佛是在影射什么。



怀宁王府。



怀宁亲王静静地看着桌上的白纸。



上面赫然写着一行字。



【许清宵不可留】



简简单单的六个字。



却是怀宁亲王背后势力的态度。



只是怀宁亲王没有说话,将白纸放在烛火中燃烧。



就如此。



一连四天过去。



大魏京都平静了四天。



而就在这一日,大魏京都外。



两道身影出现。



一个老道,一个年轻道士。



---



---



---



昨天码了四万字,今天真的萎了,倒不是写不出来,是手疼的很。



拿冰块敷了很久,这才恢复动力,写了好几个小时,才写出来了。



给各位读者老爷说声抱歉,但后面还有一更!



然后到了八点,最后一天四倍月票,打赏超过1500点起点币,自动赠送四张月票。



并且大家手头上还有月票的话,就给我吧!!!!!



跪求各位读者老爷。



下一章,十二点左右更新!



谢谢各位读者老爷们!



求月票!!!!!



求八点后的打赏!!!!



【公布大群:806138748】



更新了我会在群里说。



免得大家等。



第一百五十四章:废儒!赐爵!一品!兵圣!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