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章:天地之书,绝世大儒,文宫之下,废尔儒位【第四更求打赏】   大魏读书人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五十三章:天地之书,绝世大儒,文宫之下,废尔儒位【第四更求打赏】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大魏京都。



天穹如墨。



一切光芒全部消失,唯独大魏文宫还依旧有一束光芒。



这一束光芒,是圣阶台。



许清宵立在第九阶位,他盘腿而坐。



众人皆然望着他。



此时的许清宵,如同悟道的圣人一般。



所有人都知道,今日过后,许清宵在文坛将会拥有一个称号,一个谁都不能抹黑的称号。



‘未来新圣’



大魏文宫,朱圣虚影朝着许清宵一拜,这一拜意味着什么,无人知晓。



但这一拜,奠基了许清宵之威名。



经此之事,天下何人不识君?



莫说其他,那些文人,谁还敢找许清宵麻烦?



曾经有人敢拿万古大才,来讥讽许清宵,认为许清宵没有这般才华,然而现在,圣人都对许清宵朝拜。



连圣人都尊重的存在,又有谁敢轻视?又有谁敢污蔑?



就算是天地大儒,也不能污蔑和羞辱许清宵。



假设太平诗会是过些日子开始,十国大才根本不敢有半点嚣张,甚至许清宵说什么,就是什么。



这就是圣人的威望,圣人的底蕴。



尤其是,许清宵极有可能是未来新圣,大魏第二位圣人,虽然这个可能性也不是特别大,毕竟文圣意义非凡,可成为半圣不难吧?



半圣不是圣吗?



一尊活着的半圣,并且很有可能许清宵在四十年内就能抵达半圣,这种人对儒道意义太大了,天下儒道之执牛耳者,除非当世出现第二位圣人,否则谁敢撄锋?



怀宁亲王惊愕无言。



他的的确确没有想到,许清宵不但没有被圣意诛杀,反而得到朱圣认可,甚至还得到朱圣一拜,这一拜他知道意味着什么,意味着许清宵有圣人守护。



以前,他可以动用一些手段,大不了与女帝撕破脸,袭杀许清宵。



可现在他不能了,一旦杀了许清宵,天下文人都不会放过自己,自己的世世代代,都会遭到雷霆打击。



许清宵......已成气候了啊。



他眼神之中充满着懊悔,他后悔,极其的后悔,后悔为何没有在今日之前,杀了许清宵。



自己太过于顾忌了。



现在许清宵彻彻底底形成了气候,再想要动许清宵,就太难了,难如登天啊。



而不除许清宵,大魏也势必会逐渐重回鼎盛之时,如若真是这样,那自己相当于眼睁睁看着一头幼虎成长。



可惜,再多的懊悔又能如何?他已经没有任何一点希望了。



不止是他。



蓬儒,孙静安,严磊三人可谓是真正的绝望。



蓬儒还好,他无需付出什么代价,可他颜面尽损,聪明反被聪明误,酿就大错,给朱圣一脉树立出一位大敌。



但他不恼怒这个,他恼怒的是,为何朱圣会向许清宵一拜?这是为何?这不可能,朱圣乃万圣之圣,许清宵算什么?许清宵配吗?



他连给朱圣提鞋的资格也没有。



而与蓬儒想法不同,严磊和孙静安两人已经彻彻底底陷入惶恐与不安的状态,他们着实没有想到,许清宵居然能得到圣意加持。



并且朱圣竟然朝他一拜,这简直是不可思议。



但等冷静过后,两人现在唯一的情绪就只剩下‘恐惧’与‘绝望’了。



他们之前答应过许清宵,若是许清宵能自证清白,他们便自废儒位。



说这话的时候,的确带着一些怒意,再加上蓬儒给他们的信心,所以两人答应下来了。



可......可......可没想到的是,许清宵竟能如此。



那接下来岂不是自己的末日?



想到这里,两人不由更加恐惧了。



他们相信,许清宵一定会让他们自废儒位的,可真让他们自废儒位,他们舍得吗?肯定是不舍得啊。



严磊抵达大儒境,耗费了六十年的时间。



张静安抵达大儒,耗费了五十五年的时间。



而且他们当初都是一等一的大才,如若真的被废掉儒位,那他们还不如去死。



他们想要开口,向许清宵求饶,可言语在心中,却说不出口啊。



最主要的是,许清宵盘坐在上面,一直不语,让人感到奇怪。



不知许清宵这是要做什么。



而就在众人沉默之时。



许清宵忽然睁开眸子。



他的声音响起。



“吾乃许清宵。”



“今日著书成儒。”



浩瀚之声响起。



许清宵的声音,在这一刻,洪亮无比,传遍整个大魏京都。



当这道声音响起。



大魏京都。



如同掀起万丈骇浪,整个京都,彻底沸腾起来了。



如若说,之前的许清宵自证清白,百姓们是担忧,是害怕,他们好不容易遇到了一位好官,如若真这样没了。



的的确确会极其难受。



可现在,许清宵证大儒之位,著书成儒,这让大魏京都上上下下如何不沸腾啊?



莫说这些百姓。



最为激动的便是大魏文人。



他们眼神发怔地看向许清宵。



前前后后,许清宵才不过入学半年啊。



养气!开窍!修身!



许清宵只花了三个月。



明意!立言!著书!



许清宵又只花了三个月。



前前后后半年,许清宵今日要证大儒?这修炼速度未免也太快了吧?要不要如此夸张和离谱啊?



能不能给我们一点机会啊?



大魏文人们彻彻底底折服了。



七品之前,他们可以不在乎许清宵的晋品速度,三个月三品又能如何?哪怕是一个月三品也没有用。



因为到了七品,你就需要明意,若你不能明意,这辈子也就是八品。



而后即便是你明意了,你也要立言,得天地认可,或得百姓认可,社稷认可,不然的话,也没有任何用。



当你立言之后,其实最难的便是著书。



著作之书,必须要让天下人观看,并且要让天下人明白你书中内容,否则的话,也没有任何作用。



不然随便写一本书就能成为大儒,那人人都是大儒了。



人群当中。



华星云怔怔地看向许清宵。



他眼神之中极为复杂。



他现在是七品明意,其实早就可以立言,只是他打算在科举那日立言。



许清宵是六品正儒,他并不在乎,因为只要他原因,随时可以立言。



可今日,许清宵著书,一旦成功,那将会是......五品大儒。



一个二十岁的大儒。



古今往来.......第一人啊。



而且许清宵入学不过半年,他到底是什么人啊,为何资质如此妖孽。



难道,他当真是未来新圣吗?



为什么!



新圣,为何不是我华星云。



华星云心中到底是什么滋味,只有他一个人知道,但一定不会太开心。



至于蓬儒等人,也皆然睁大了目光,看向许清宵。



刚刚得到圣意,就直接入五品大儒境,一旦他成功,将会对文宫造成一定影响。



他不愿许清宵入品成功,可他又不能出手制止。



一步错,步步错!步步错啊!



这一刻,蓬儒感觉自己喉咙一甜,他知晓是心急而焚,有血要喷出,可他还是硬生生压回去了。



至于严磊与孙静安的脸色,就更加难看了。



许清宵若成了大儒,便可以与他们平起平坐,这样一来的话,待会许清宵更不可能会放过他们了。



此时此刻,两人如将死之人一般,慢性等待死亡,内心无比煎熬。



同时他们也深深懊悔,懊悔自己为何要招惹许清宵,为何要招惹许清宵啊。



不远处。



大魏尚书们再看到这一幕时,一个个忍不住攥紧拳头,陈正儒看向许清宵,眼神之中满是赞赏与敬佩。



顾言等人也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,他们已经年迈,体内早已经没有了那腔热血,可许清宵却给他们带来了这一股热血。



武将一脉,安国公看着许清宵,不由深深感慨。



“天不生我许清宵,儒道万古如长夜,从今往后,武官一脉,无论如何,势必要与许清宵交好,明白吗?”



安国公以真气传音,通知每一位武将。



许清宵今日所作所为,让他在众人的心中,硬生生抬高了何止一个地位?



曾经,许清宵在他们心中,是一个聪明人,也是一个有血性的人,他们喜欢许清宵的聪明,也喜欢许清宵的血性。



但这些都是性格上的喜欢,只能说觉得你这个人不错,愿意和你交个朋友。



可现在不同了。



许清宵已经展现出来真正的实力,大魏未来的丞相,儒道未来的圣人。



光是这两个头衔,得罪许清宵,无疑是找死。



至于大魏未来的丞相是怎么得出的?这还需要想吗?就凭许清宵今日所作所为,以后大魏丞相的位置,不给许清宵坐给谁坐?



难不成还让陈正儒这个老家伙霸占位置不下台?



与此同时。



大魏京都。



守仁学堂内。



陈星河望着如墨色般的天穹一语不发。



他没有去大魏文宫,倒不是不去看,而是他相信自己的师弟,并且他不想参与进来,怕自己说错话,毕竟这件事情他当初知晓一二。



万一忙没帮上,反而害了自己师弟,那就惨了。



而大魏文宫发生的一切,也随着投天镜投放至天穹上,他全部看在眼里,既庆幸又感慨自己这位师弟当真是万古大才啊。



现在,听到许清宵著作成儒,陈星河莫名愣住了。



“师弟啊师弟,你就不能等等我吗?”



良久,陈星河说出自己的心声,他实在是有些难受啊,卡在十品,迟迟未能突破。



本来早就该突破了,可就是因为许清宵一次一次突破,导致他心态崩了。



不过还好,无论如何许清宵都是自己的师弟,很好,非常不错。



桃花庵。



张如会望着大魏文宫的方向,他激动的攥紧拳头,方才他直接失态,高呼了几声许新圣。



而整个桃花庵,几乎所有女子都将目光看向大魏文宫,她们眼神之中满是爱慕之色。



一些女子更是围绕在洛白衣周围,激动无比道。



“白衣姐姐,白衣姐姐,妹妹当真羡慕你,能得到许公子青睐。”



“是啊,是啊,我等当真是羡慕死了,若是能让我得到许公子半分偏爱,妹妹我死都愿意。”



“白衣妹妹,这许公子温柔吗?”



她们开口,围绕在白衣周围,询问各种关于许清宵的事情。



可洛白衣却有些难为情,因为她并不了解许清宵,只有两面之缘,而且第一次还极为古怪,第二次更是有些.......令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。



但无论如何,当看到朱圣虚影朝许清宵一拜时,她也激动起来了,她性子宁静,可那一刻也忍不住站起身来。



如今许清宵更是著书成儒,她更为兴奋与激动,只是做不到与其他女子这般。



可她的目光之中,却充满着难以言说的激动。



桃花庵内,一楼当中。



王儒指着窗外的大魏文宫,用极其激动的口吻道。



“许守仁,乃是我好友,是我王某好友,他今日必证得大儒之位,他是大魏的新圣。”



“咱们大魏的新圣啊。”



王儒激动的浑身颤抖,虽然他与许清宵的关系,并不是说极好,但也算是挺不错,有一定交情。



跟一位大儒有所交情,一位二十岁的大儒,一位未来的大魏新圣,这面子简直是天大的。



周围所有文人的的确确露出了羡慕之色,更是有人主动结交王儒,希望王儒有机会能介绍认识认识许清宵。



不止如此。



大魏上上下下的百姓们都激动。



他们都兴奋。



一位二十岁的大儒,一位被圣人认可的存在,未来的大魏新圣,在他们的目光之下,走出这关键的一步,他们见证了这段历史。



千百年后,或许他们也会被人提及,或许只是寥寥几字,但他们却实实在在被记住了。



这是盛况。



自北伐失利之后,大魏没有过的盛况。



可文宫当中。



蓬儒的声音响起了。



“著书成儒!”



“著作之书,需万民认可,他今日成不了大儒。”



蓬儒的声音,并不是说出来的,而是通过儒道神通,告知一些人。



其中就包括孙静安与严磊。



两人再听到这话后,顿时不由反应过来了。



是啊,许清宵著书。



说是说著书,可著什么书?即便是著书了,那又如何?想要真正成为大儒,需要得到万民认可,什么书能够直接得到万民认可?



即便是心学之书,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推广,以及口口相传,要有人去阐述其中道理,让人明白,否则的话,想要直接著书成儒。



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

蓬儒的话,让两人松了口气。



只要许清宵没有成为大儒,他们就能逃过一劫。



毕竟真逼迫他们废儒位,大魏文宫不会答应,无非是待会丢人现眼罢了。



可再怎么丢人现眼,也总比没有了儒位要好吧?



也就在此时。



许清宵的声音再次响起。



“今日,许某得圣意,有所感悟,著书千字文。”



“为天下百姓,著识字启蒙之作,愿我大魏百姓,人人如龙。”



许清宵开口,这是他五品著书。



千字文!



之所以选择千字文,许清宵并非是一时兴起,而是早就考虑了。



他需要教化万民,得到民意,自己明意是为学,立言是为民,而著书依旧为民。



千字文,学童启蒙之书,让更多的人去识字,去读书,拥有知识。



当然,许清宵进行了完整的更改,他之前一直在研究。



千字文之中记载了许多典故,许清宵则将大魏典故和儒道典故加在其中。



不然的话,有一部分写上,就完全不通顺了。



而这!



这就是许清宵著作之书。



此声响起。



传至大魏京都每一个角落。



下一刻,许清宵再次开口,诵念千字文。



“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。”



“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”



“寒来暑往,秋收冬藏。”



许清宵的声音不大,但却能传遍整个京都。



每一个字被许清宵念出,都化作一束金色光芒,冲向天穹,刺破无尽黑暗。



原本,仿佛永夜将至的大魏京都,在这一刻却绽放光芒。



金色古字,每一个都如同小太阳一般,悬挂在天穹之上,映照辉煌。



而许清宵的声音,也不断扩散。



这一次,已经不仅仅只是大魏京都了。



而是传至周围各郡各府。



千字文,意义太大,这不是单纯的一本书籍,而是读书人启蒙之书,孩童上学,必须要从识字开始,可识字识什么字,这是一个问题。



每个地方都有属于自己的启蒙识字录,而且教书先生一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,来进行划分。



可这些识字录,大多数都是单独的字。



许清宵念的千字文不一样,全文四字,对仗工整,条理清晰,文采斐然,不但可以让孩童识字,还能懂得一些道理。



比如说秋收冬藏,其意便是秋天收割粮食,冬天便要储存粮食,用简单的东西,来讲述一些不同的事情。



包括一些大魏典故,儒道典故,既能识字,又能明文,而且许清宵也有私心,将自己的个别典故写在其中,倒不是需要才气,而是需要民意。



当然主要也是合适,押韵对仗没问题,否则的话许清宵也不会刻意强行。



人文、历史、典故、农耕、祭祀、园艺、地理,等等东西都在其中,而且都经过完美修改。



这才是千字文经典所在。



不然仅仅只是识字,大魏不知道有多少本了。



而许清宵今日著的千字文,就是要为天下人整理出这一份统一的识字录,这一千字运用到了大部分生活常识能用上的字。



不仅仅孩童可以学习,一些成年人也可以学习,无非是要慢一些罢了。



一个又一个金色字体飞向天穹。



与此同时,滚滚如长江般的浩然正气再次出现,这一次连同三千里才气一同出现。



不过这一次,许清宵没有阻拦这些才气入体了,他要突破到大儒境,需要这些才气。



恐怖的才气如银河斜落般,涌入许清宵体内。



此时此刻,许清宵就如同一块干枯的海绵,疯狂吸收着才气。



而他的气势也越来越强,越来越恐怖。



六品正儒和五品大儒区别很大。



虽然只是一品区别,但相差却是十万八千里。



许清宵若证五品,那么四品妖魔在他眼中,都是蝼蚁,唯独三品妖魔,或许还能与许清宵较量较量。



这就是儒术先天的强大。



更主要的是,抵达五品,许清宵便拥有言圣之力,上达天听,无需再请圣意,只需开口,圣意便会感应。



当然圣意感应之后,是否凝聚,还是得由圣人之意自我判断。



但光是这一点,已经是分水岭的差距了。



一言之下,可灭妖。



一怒之下,可诛魔。



滚滚如黄河一般的才气没入体内,实际上不仅仅只是许清宵独自吸收这些才气。



所有圣器胚胎都在吸收这源源不断的才气。



他们要蜕变,直至蜕变到大儒器。



第一百五十三章:天地之书,绝世大儒,文宫之下,废尔儒位【第四更求打赏】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