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七十章:战后问题与总结会(七)   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七十章:战后问题与总结会(七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,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



辽国在对外的外交国书上,确确实实一直称自己为中国。



自号其为中原文化继承之国。



可笑吗?



不。



可悲!



契丹是中国,那赵宋算什么?



《辽金的佛教政策及其社会影响》、《契丹国志》、《佛学研究》、《民族与国家,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》等著作中,都有关于辽国自称中国之可查。



而有一个故事,说辽太祖礼佛,希望祭天敬神,和礼祀大功德者,但是谁先谁后呢?



太子耶律倍回答说:“佛非中国教,孔子大圣,万世所尊,宜先于佛。”



于是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先祭祀孔子,再祭祀佛祖。



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,这说明,契丹人已经拿自己当纯正血统的中国文化继承者了。



所以如果没有骆永胜的横空出世,大辽,是历史上草原政权享祚最久的国家。



218年!



有人会说了,清朝时间不比辽国还长吗。



清朝是统一了中国的中原帝国,辽国是没有统一中国的批着草原政权外皮的中原帝国!



元朝虽然统一了中国,但他的本质还是草原帝国。



走的还是成吉思汗定下来的大蒙古政策。



所以国祚不到一百年。



可辽国呢。



明明是草原政权,也没有统一中国,但他的国祚为什么那么久。



因其变更了自己的草原政权属性。



辽国之所以这么长寿,举几个简单的例子。



燕云十六州在辽国的版图疆域中,仅仅连一成、半成都不到。



大草原多大,燕云十六州不过才半个河北而已。



但是,燕云十六州的人口却占据了整个辽国六成以上!



《世界人口研究》中,卡尔--魏特夫认为,辽国的契丹族人口大概在七十至一百万左右,渤海人大概有四五十万,而汉人则有二百四十万以上。



葛剑雄先生的《中国人口发展史》则认为,如果算上长城以北,还有部分汉人以农耕形式来养活辽人的话,那么汉人的整体占比应该还要提高。



这个比例,甚至有可能达到七成。



而在政治上,辽国有这么一条规矩。



把辽国分为两半,南院和北院派,也就是两套中央班子,北院派的官和皇太后、皇后必须穿契丹服。



南院派的官和皇帝必须穿汉服!



所以我们看《天龙八部》动不动有什么南院大王,穿契丹服是错误的!



南院派和皇帝,都必须穿汉服,不允许穿契丹服。



这是因为辽国不愿意承认自己只是汉人口中的蛮夷。



他们才是中国!



这就是辽国长寿的原因啊,从文化上、经济体的构成上、政权政治的稳定性上,辽国都摇身一变成为了具有鲜明中原帝国特色的国家政权。



赵宋的国祚为什么可以超过三百年,是因为辽国的国运长。



辽国如果旦夕崩灭,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原帝国和草原帝国之间的平衡被打破。



第三百七十章:战后问题与总结会(七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