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三百四十六章:北伐!北伐!(一)   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[1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三百四十六章:北伐!北伐!(一)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,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



中元三十七年三月初一,各省的大楚官报早都提前收到了中央的公文,在这一天同时刊发了一篇文章。



《北伐檄文》!



实际上,早在这一天之前的几个月,辽国就已经知道了。



他们南边的汉人邻居,动静实在是闹得太大,乌泱泱几十万军队的集结、如海如山般的物资输送,那么大的阵仗怎么可能瞒得住辽国边境的探子。



甚至,就在大楚境内,一样有辽国人的间谍。



辽太后萧绰惊怒惊恐之余,也是赶忙传召了镇守燕云十六州的大丞相韩德昌,同时被召集的还有整个大草原所有契丹的万户贵族。



商议的主题就是,如何应对南方汉人即将挑起的这场战争。



“南狗懦弱无能,他们敢来就杀光便是。”



有契丹贵族还不以为然,视即将来临的战争如儿戏,遭到韩德昌冷眼。



“南人懦弱?我看你是在漠北待的时间太长了,不太清楚咱们南边这个新邻居有多么难对付。”



几年前河北那一仗,韩德昌这辈子都不会忘也不敢忘。



他像一条丧家之犬般被追杀了上百里,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李代桃僵,拿命来换,他韩德昌早就死了。



这几年,韩德昌的脑子里一直萦绕着的,都是那一日的血色危机。



恐怖的重骑墙式冲锋、喋血的汉人横刀。



草原人自以为傲的勇敢和无畏,在河北平原上被汉人击的粉碎。



“吵是没有意义的。”



萧绰打断了议论,也没有给韩德昌长他人志气的机会,乾纲独断的下了命令。



“齐王,哀家现在命你为镇南王,予你十五万大军,务必要守住燕云十六州,燕云是咽喉,燕云一旦丢了,汉人的兵锋就会直接推进黄龙府,一旦那时,咱们又得回草原,过那餐风饮雪的日子。”



辽国的名将不多,萧绰只能把一切的希望都托付到韩德昌一人身上。



但又不是全部。



她给了韩德昌十五万大军,却基本都是燕云十六州本地的军队。



他们契丹一族真正的骨血,将近二十万的游牧健儿萧绰是一个都没打算给韩德昌。



万一。



万一燕云十六州守不住,这二十万契丹健儿,就是保护他们契丹一族重回大草原、东山再起的精血。



辽国的备战骆永胜懒得去关注。



因为就在北伐檄文发布的同一天,在西京承天门城楼之上,骆永胜亦在此举办了北伐前的一场阅兵大典,西京城五十余万百姓云集观礼。



步兵方阵、骑兵方阵、炮兵方阵、将军方阵。



一支又一支精锐的大楚军阵向着世人展现出他们的风采,换来的,是一波高过一波的欢呼和追捧。



红日高升,悬于天穹中央之际,承天门现场的气氛达到了巅峰。



骆永胜,站在了城门楼上。



“吾皇万岁!”



万岁声山崩海啸,一身戎装的骆永胜也向着承天门外列阵整齐的校阅军队、百姓挥手致意。



最后,持续了足足近五分钟的万岁声落下后,天地才重归寂静。



骆永胜缓缓开口。



“数百年前,中原衰颓、王业颠覆,契丹乘虚而入侵我中国,无耻窃取辽东、燕云之地,占我中华大好河山。致使国家分裂、社稷破碎。



朕故籍河北,久观胡虏禽兽之暴行,每每思及,心如刀绞。



盖皆因赵家无能,枉弃骨肉而不顾,致使生灵啕啕、冤魂嚎嚎。



朕不得不南昌起兵,整肃华夏,十有五年,才得今日之大楚。



西抵巴蜀,东连沧海,南控闽越,湖湘汉沔,两淮徐邳,皆入版图,奄及南方,尽为我有。



民稍安,食稍足,兵稍精,控弦执矢,目视河北、辽东之民,久无所主,深用疚心。



予恭承天命,罔敢自安,方欲遣兵北逐胡虏,拯生民于涂炭,复汉官之威仪。



虑民人未知,反为我雠,絜家北走,陷溺犹深,故先谕告:兵至,民人勿避。



敕谕号令严肃,必当秋毫无犯。



第三百四十六章:北伐!北伐!(一)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