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第二百二十八章:四位知府(下)   楚书,太祖皇帝本纪[2/2页]

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二百二十八章:四位知府(下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笔趣阁] http://m.99biqu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沈家的家学储备有多么恐怖?



凡是咱们能想到的学科,在沈家你几乎都能找到。



沈曾的孙子沈括生来也是老天赏饭,记忆力出众,竟然能把沈家家学集而大成,从而得到一个后现代无数科学家都没能获得的称谓。



“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人物!”



在有记载的注释中,沈括是医学大师、水利工程学大师、天文学大师、经济学大师、机械学大师。



同时,沈括还是个兵法家、刑法家。



沈括还是地理学家、数学家、物理学家、化学家



最牛的一点,就是在身兼百学且都达到历史第一人水平高度的时候,沈括还有时间做一名大音乐家。



按照《宋史》的记载,能查到的沈括编著的书籍就涉及二十二种学科、一百五十五本书。



说简单点,毫不吹嘘的说,沈家就是苍天送给大宋王朝最宝贵的一份礼物。



也是送给中国最大的一份礼物。



沈括在物理学、化学领域的高度,领先了欧洲近六百年!



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都没赶上中国北宋时期的科研水平。



可惜就这么一位五千年历史才出来一个全才奇人,竟然是因为政治斗争被强制致仕,而他的著作《梦溪笔谈》更是被赵宋王朝列为禁书。



沈括死后几十年,《程朱理学》诞生,从此成为了中国唯一的主流学科。



真是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。



现在沈曾将自己家学中的两本藏书交给郁金,后者自是感动不已,文人嘛,赠书比赠金更有价值。



“沈兄别光照顾郁贤弟,范某和晏贤弟这还眼巴巴盼着呢。”



大家伙都知道沈家底子后,范仲淹厚起脸皮说道:“赣州毗邻两广,山高林深,少不了蛇虫鼠蚁,您这《博济方》能给某一本吗。”



“我就带了这一本”沈曾笑指范仲淹:“希文啊希文,你这可是有点不老实了,好吧,看到我这身后马车的箱子了吗,除了衣物,都是准备下来的书册,你和晏贤弟去挑吧。”



两人顿时大喜,也顾不得在和沈曾客气,快步走到马车近前打开箱子便开始翻找起来。



两人各自挑了好几本书,这才心满意足的向沈曾作揖道谢。



“不行,弟也要再去挑几本。”



一旁的郁金看到正忙着搜刮沈曾藏书的两人,顿觉手里获赠的两本典籍不香了,要嚷嚷着凑上前去想着多挑几本。



堂堂三位大楚最年轻的知府,就这般像土匪进村一样围着沈曾的车架,肆意的搜刮书籍。



“行了行了,想看,将来回南昌来找大王,大王不是说了吗,马上就要兴建大楚中央藏书阁,到时候你们都有机会去看。”



看着三人,沈曾忍俊不禁,急忙出口打断:“这里人来人往,怎么也得注意一下朝廷命官的颜面,这般哄闹成何体统。”



“经典当面,还要什么体统。”



范仲淹抚摸着一本显然是刚印刷订册不久的书封,嗅着上面的纸墨气息,如痴如醉的模样让人难免失笑。



在文人眼中,书比黄金贵,这显然是件好事。



等几人挑好了书,沈曾方才正声道。



“三位贤弟,就此别过,万望珍重。”



四人互相道了珍重,在南昌城外分道扬镳,各自奔着前程而去,也意味着他们实仁正式踏上历史的舞台。



朝气蓬勃,恰如大楚这新兴之国。



第二百二十八章:四位知府(下)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